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殷切

保州之圍一解,城中氣氛便與往日大不相同起來。

軍民們親眼見了李瑕的龍旗一出便逼得移相哥退兵之事,對這個新王朝有了更大的信心。

北伐已到了最後的階段,下一步顯然就是兵圍燕京。

在這種情況下,將士們紛紛摩拳擦掌,士氣高昂,城中一派熱烈。

四月十四,僅在保州解圍的三日後,便有一隊馬車緩緩從南門入城,徑直駛向了蓮池別院,或者現在叫蓮池行宮。

元嚴也在這批北上的官員之中,覲見過李瑕,匯報了她在北面安撫民心的成效之後,並沒有像別的官員一樣從前堂離開。

因李瑕對她道:“你做得不錯。對了,文靜想要見你,她在後院等你……”

這日天氣正好,蓮池畔景致宜人。

元嚴與張文靜並肩走在池旁,都是溫婉的仕女模樣,仿佛融入了畫中。

“我父親生前,常念叨想要到那萬卷藏書樓長住些時日。”元嚴看著湖對面的高樓,笑了笑,比以往顯得明艷了許多,“終於是收復了保州,真好啊。”

“真好啊。”張文靜也是笑了起來,道:“像回到了小時候,卻比小時候還要好。”

“見到父兄了很高興吧?”

話到這裏,張文靜反倒收斂了臉上的笑意。

元嚴遂問道:“有什麽心事嗎?”

“說有也有,卻不是什麽大事。無非是戰事一直沒停,諸多事宜都忙忙亂亂的。”

“不說便罷了。”元嚴習慣性的背起雙手,道:“也陪你逛了好一會了。事還忙,走了。”

她走了兩步,卻又回頭看向張文靜。

“嗯?”

“就是有些擔心我爹。”張文靜道,“元姐姐可知,自進了這保州城,我也不過只匆匆見了他兩面,倒顯得他比陛下還忙。”

“為何?”

“立功心切罷了。”

張文靜扁了扁嘴,終究是顯出了不滿來。

元嚴沉吟了一會兒,道:“張老元帥願為陛下效勞,總是好事。”

張文靜搖頭,無奈一笑,不再就此多說,換了個話題,道:“我二哥想見你一面。不過,你若不肯,我便替你回拒了。”

元嚴擺了擺手,表示不見張弘基了。

她想了想,看向張文靜,道:“你素來聰慧,這次怕是關心則亂了。就張老元帥的心思,陛下豈有不知的?”

張柔是什麽想法根本不難猜。

想來無非是希望張家立下更多功勞,積蓄勢力了,往後助張文靜登上後位之類。當然,眼下說這些還早得很,李瑕也不容允有任何內鬥的舉動,張柔期待的還是很久的以後,哪怕到時他已經過世了很久。

這樣的心思只要不點明,誰都不能說他是錯的。

但張文靜卻能意識到這其中的不妥。

她平素不敢說,只有在面對元嚴時敢傾訴,低聲道:“我從來就未想過與高姐姐爭。”

“莫與張老元帥提,你若提了,他絕不肯認,只會問你一心報國還錯了嗎。”

“因此才教人氣悶。”

“你且安心吧,陛下心中有數的。”元嚴道:“天下這般大,功勞還能全讓張老元帥一人立了嗎?張家便是立了攻破燕京的首功,總歸還需有人滅宋,更何況天下廣闊。”

張文靜愣了愣,倒沒想到元嚴能說出這樣一番話語。

再想到元嚴來見自己之前先見過了李瑕,她不免疑惑是否李瑕有意讓元嚴開導自己。

他那人,總是什麽事都心中有數。

元嚴又道:“且放心讓他去折騰吧,只要他不至於功勞高到妄為的地步,亦不至於因此招禍,這老人啊,有了盼頭才健朗。”

……

此時李瑕便是在見張柔。

因張柔老邁,堂上便支了一張凳子讓其坐下。

“老臣還是想懇請陛下允老臣隨軍攻打燕京。想來,金中都城已殘破不堪,待王師兵至城下,忽必烈必堅守元大都新城,而此城正是老臣督建。”

“有張公畫出的圖紙,且有六郎隨軍,想必已足夠了。張公何不在保州歇息一陣?”

此時並無旁人,李瑕說話也十分客氣。

但張柔更客氣,始終執著臣下之禮,努力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能得李瑕歡心。

“老臣比六郎有威望,老臣在,必會有不少人看在老臣這點薄面上心生搖擺,多少能有利於戰事。哪怕能讓陛下一統天下的大業快一日也好。”

其實這個道理李瑕是認同的,且思來想去,並沒有拒絕張柔的理由。

他遂答應了下來。

張柔大喜,又接連上了另幾封奏書,比如獻上了許多宅院、田畝助軍,比如舉薦了許多河北文士,皆是急李瑕眼下之所急。

……

待回到張府,張柔神情反而愈發顯得亢奮,連老態都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