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3/10頁)

謝曉丹哈哈大笑,這已經是不知第幾次從小姨口中聽到這段故事,但每次聽到這裏,她都還是會由衷地被小姨的快樂所感染。

小姨指指窗戶:“這不現在太陽照得挺暖和的嘛!北京不像我們四川,只要樓層高,朝哪兒都不耽誤曬太陽!”

“這房子現在也漲了吧?”謝曉丹適時地拋出這個問題,保證這一餐飯都能在快樂的氣氛中進行。

“漲?你得問漲了多少!當時我們買的時候是一萬二,我昨天去樓下的中介問,他們說現在兩萬五都找不到房源!北邊的二期已經開始排號了,據說開盤三萬起,還得兩年後才交房,交通也沒咱一期方便,所以啊,未來還得接著漲!”小姨的眉毛都在笑,她看女兒還沒有對自己的英明決策徹底臣服,決定吊打她年輕的驕傲一回,“青青,你不學金融的嘛,你給算算咱這套房,兩年回報有多高?是不是比你在銀行裏存著高!”

陳青自知老媽說得有道理,可又向來不服軟,只能哭笑不得地打岔:“媽,漲了多少你不賣,還不都是浮雲啊!”

“那誰知道呢,興許有賣的一天呢!那時候田蓉就常跟我說,錢存在銀行裏十年後看,就是廢紙一堆;錢存在房子裏,不僅能解決自己住的問題,十年後能生出幾套房!”

“哎姐,你那同學是職業炒房的嗎?我媽已經完全被她洗腦了,現在絕對是她的鐵粉。”陳青饒有興趣地轉頭問謝曉丹。

“嗨,她也就是撞上了。我們在學校的時候,話都說不利索,畢業以後工作換了好幾份,都幹不好,倒是在一個二手房中介打工的時候,發現了買房子的機會,所以人家下手早啊,06年就買了3套房,後來今天買明天賣,來回折騰,越折騰越大了。天津、蘇州、杭州,反正是有點錢就買房,從一線城市倒騰到二三線城市了,現在肯定賺了不老少。”

去廚房取碗筷的小姨,一聽到說起了自己的“偶像”,立馬拉大嗓門朝客廳補充道:“田蓉現在跟咱們不一樣了,人家現在不是買一套房兩套房的問題,他們那些人在一起啊,一買都是一棟樓啊!”

“你跟她那麽熟,當年怎麽沒想跟著她買房啊?”陳青對母親遠距離的嘖嘆不感興趣,接著跟表姐聊天。

謝曉丹愣了愣,她從來沒從這個角度想過問題:“我?我中間有幾次機會沒把握住,現在想買也買不起了啊。咳,我跟你們不一樣,要考慮家庭,考慮孩子。我現在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也就沒那麽迫切地要買房。”

話雖這麽說,謝曉丹心裏還是有些淒涼。眼看著快要三十二了,沒有男人,沒有錢,也沒有房子。自己曾經唯一的驕傲——國貿的工作,也到了瓶頸期。看著所裏新來的小律師、小助理,謝曉丹似乎能看到十年前的自己:他們由外而內地重塑著自我,偷偷換下了廉價的皮鞋、假冒的名牌;各地口音集中矯正,都變成中英夾雜的CBD範兒;學會了喝紅酒,抽雪茄,打高爾夫;也摸透了各大機場的餐廳休息室禮品店……十年後,等他們已經是CBD中的精英、代表、中流砥柱,那一刻,內心的重塑才會慢慢襲來:我到底是誰?自何處來?該往何處去?

“對了,姐,下周末你有時間嗎?高暢他們公司有個新產品要上線了,弄了個發布會,你沒事也一起來捧個場唄,應該挺好玩的。”陳青的話阻斷了謝曉丹上一秒的抽離。

“好啊,周末我一般都沒事,沒問題。不過高暢,說實話,”謝曉丹的眼神追著高暢忙裏忙外的身影問,“我一直都搞不懂你們這個什麽AI啊,人工智能啊,到底是幹什麽的,能給姐科普一下嗎?”

放下餃子的高暢給謝曉丹斟滿啤酒,興致盎然地回答:“其實很簡單,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機器人,但是呢,並不一定有傳統機器人的外形,它是一種技術,可以通過一系列的程序設定,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的工作,應用場景很多,各行各業都有。下周我們要發布的產品是個Mini家庭機器人,技術不復雜,但是很好玩,主要功能就是代替父母陪伴兒童,可以給孩子講故事、教英文、哄睡、叫醒,甚至聊天都可以,爸媽還可以遠程視頻監控,遠程操作。”

“機器人會哄孩子睡覺!怎麽個哄法?”小姨更覺得抽象了,也伸過脖子問。

“媽,給您看看我們拍的宣傳片就明白了。”高暢一說到自己的專業就興奮,起身去沙發上拿來iPad給嶽母展示。屏幕上,一個約莫五六歲的大眼睛小女孩,紮著兩根羊角辮,趴在沙發上和一個雞蛋殼一般的銀灰色小機器人聊天;過一會兒又在書桌前拿著筆跟它一起念英語;天黑了,小女孩抱著小機器人在床上睡著了,那個金屬蛋殼藍光一滅,悠悠地說了句“寶貝,晚安”。這時房門被輕輕地推開了,年輕的媽媽從門縫裏看了看,心滿意足地退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