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課堂

當大部分俘虜和工兵都去了威海和大連開始了未來的建設工作,青島這邊人數就少了許多,感覺一下子變得清凈下來了。

李隆基他們這些皇室子弟因為從小不在皇宮生活,而是這種類似放養一樣的軍隊式生活,所以自主性都很高。

威海和大連開始建設之後,周六日一般都會自發的跑過去幫忙,反正距離也不算很遠,乘坐熱氣球很輕松的就能過去。

當然了,他們說是幫忙,實際上真正上手幹活兒的時候並不多,大部分時候都是像個監工一樣的到處溜達觀看和學習。

在李月辰的影響下,他們也會主動去學習一些在儒家士子看來“沒用”的知識,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能用得上。

軍校那邊,周氏姐弟也從禁閉室裏出來,正式回去上課了。

回學校之前,兩人來到辦公室,給李月辰重重的磕了三個頭,發誓日後以性命效忠。

事情都已經這樣了,李月辰也沒多說什麽,只是點點頭讓他們繼續回去上課了。

姐弟倆也知道殿下不殺他們的確是莫大的恩寵,所以才有了這麽一出。

這種事兒放在未來是絕對不可能輕饒的,不過在這種封建時代……也就這樣了。

至於說這姐弟倆,日後也可以好好觀察一下,若是有能力,也不是不能委以重任。

……

時間來到三月底,天氣已經徹底進入春季,除了早晚還有些許涼意之外,中午已經能夠感覺到一絲燥熱。

軍營附近的樹枝都已經徹底發芽,將周圍的山野重新蓋上了一層翠綠色。

而在營區之內,顏色各異的花骨朵含苞待放,等待著夏季的到來,重新煥發鮮艷的色彩。

這應該要得益於李月辰的規劃和設計的功勞了。

她其實不太喜歡未來大城市那種鋼鐵叢林風,也不認為人類的發展一定要破壞環境,兩者應該是能夠相輔相成的。

所以在一開始軍營的規劃和建設之中,就保持著“盡量不破壞環境”的原則,來創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甚至為了防止日後的發展速度太快而導致環境嚴重破壞,平時帶著李隆基他們上課的時候,經常會組織一些課外活動。

夏天的時候會帶著他們去室外觀察顏色各異的花朵,觀察各種昆蟲的生態習性,無形之中讓他們了解自然之美。

這些童年時期的記憶會讓他們在未來的成長之中有更多的見識和更加廣闊的視野。

李月辰覺得接下來應該找找機會讓他們體驗一些民間更加有趣的活動,不只是觀看,而是親自參與,比如種地之類的。

不需要每天都去幹農活兒,但至少要親自參與一下,知道一下這大概是怎麽個流程。

說句難聽點的,至少將來當了軍區老大或者皇帝之後,不會輕易就讓下面人給忽悠住。

……

辦公室裏,李月辰一邊思考著對這幫帝國未來的花朵的教育問題,一邊品著茶,享受著下午的愉快時光。

如今李月辰的辦公室比起之前並沒有太多變化,要說跟過去較為明顯的區別,那就是書架上的卷軸數量看似少了一些,反而是多了很多線裝書。

實際上如今在東都那邊,也只有太平書局會出線裝書,其他地方仍然以卷軸和經折卷作為主流。

這種線裝書的推廣效果不是那麽好,主要問題還是在於個人習慣。

如今並沒有所謂的公立學校,大部分孩子學習知識,都是在家裏學習。

而老人的古板程度年輕人都是了解的,他們不怎麽接受這種線裝書,也就是面對喜歡的小說,或者是當今皇帝編撰的《臣軌》這類書籍才會去買,其他時候,自己書寫仍然以卷軸和經折卷為主。

從而導致線裝書的推廣並不是那麽快,不過李月辰對此並不著急,年輕人們現在只是礙於孝道不能公然反對長輩。

但隨著時間的推進,線裝書遲早會占據主流的,尤其是等她辦的學校裏面的人才培養出來之後,自然會對整個社會都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就在她品著茶享受愜意時光之時,敲門聲卻不合時宜的響起。

“進!”李月辰有些無奈的應答一聲,心中吐槽著何時才能好好享受一下輕松的時光。

王孝傑推門走了進來,恭敬行禮:“殿下。”

“免了,有何事要說?”李月辰靠著椅背問道。

“殿下,這論欽陵已死,但兵法課程不能落下,是不是……再找個先生過來?不然屬下著實是有些……分身乏術啊。”

說話的同時,王孝傑語氣裏甚至帶著一股如同小孩子沒得到心愛的玩具一般的委屈。

“額……”

這話都委屈到這份上了,李月辰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他,畢竟他說的也確實沒錯,軍校的課程不能落下,還是要找個人來教學兵法課程,都一股腦的扔給王孝傑這個校長確實也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