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九英

吃飽喝足之後回到天尊廟,道士們為關洛陽安排了住宿的院子。

這天尊廟分為三大殿,六堂十二院,占地頗廣,建築井然,從小山頂部向後山,披落蔓延至半山腰。

其實關洛陽現在精神飽滿,一點也不覺得困乏,不過九鶴道長和秋笛他們都是累夜未睡,奔波勞累,說是燒了熱水沐浴之後就要休息幾個時辰。

關洛陽自然客隨主便,洗了個熱水澡,也重新換了身衣服,白色的直襟勁裝內襯,長褲軟帶束腰。

外邊是一件圓領大袖,藍底黑邊的袍子,下擺離地僅有寸許。

衣服都是秋笛讓人去鎮上估摸著買的,因為袍子足夠寬松,所以就算有點不合身,也看不出來。

鞋是千層底的布鞋,一雙白色套襪。

穿好了這一身之後,他就在客房裏靜坐休息,嘗試揣摩從殘圖裏得到的那一股熱流。

雖然什麽青鳥之裔,聽起來有幾分神異之處,但現在這股力量,姑且稱之為元氣,甚至還只能停留在頭肩雙臂這個範圍裏面。

沒辦法調動到身體的其他部位,更別提釋放出體外,隔空傷人之類的。

不過,在頭肩雙臂範圍內,一旦關洛陽想要朝某一個部位運聚力道,這股元氣就會自發的朝那個位置湧動過去,為雙臂的攻擊,增加更為淩厲的特質。

在極度劇烈的戰鬥運動之中,這股元氣也會出現損耗,平靜下來之後,就會自己慢慢恢復,而如果進行適度的運動,可以加快恢復的速度。

關洛陽想弄明白的,無外乎是兩個方面,一是如何增加這股元氣的用法,二是如何增加這個元氣的上限。

他以自己所知的鍛煉方法做了不少嘗試,但都收效甚微,最後不得不開始設法求助於外。

“既然這個世界有法術這種東西,或許也會有辦法讓我更了解這股元氣,但他們現在估計還在睡覺,嗯,先練幾趟拳吧。”

把這個青鳥元氣的事情先放在一邊,關洛陽從床上下來,就在這小小的臥室裏面,開始演練拳法。

四大練他才成就了兩項,後續還有不少可以挖掘的地方。

而且練拳已經成為他的一種生活習慣,有空的時候不練一練,渾身都不自在。

臥室之中,人影閃動來回,不離咫尺之地,但周身帶起的勁風,吹的房門窗戶都微微震動。

直到正午時分,天尊廟裏面略微嘈雜起來。

關洛陽凝神一聽,聽見了九鶴道長和秋笛的嗓音,就出了客房的院落,往前面去。

天尊廟的人,這個時候都聚在前殿,原來是迎接一個國字臉、濃眉短須、頭戴萬字巾的道士。

這人就是天尊廟的住持,九英道長。

住持、方丈之類的詞匯,本來也是道教的稱呼,佛教傳入,日益興盛之後,為了方便百姓理解,就借來用了,反正從漢唐以來,中土道佛互抄,大多數東西早就分不清究竟源頭何在、誰是開端了。

九鶴道長在一邊介紹,九英道長和關洛陽便互相打了個招呼。

“秋笛,貴客臨門,豈能不引他看一看真武祠的各處景致,你好生招待,不可怠慢。”

九英道長吩咐了一句,弦外之意,是他們師兄弟之間有話要單獨聊。

關洛陽剛好也想找秋笛這個多話的道士,打聽一些東西,順水推舟,就跟秋笛離開了。

九英道長又驅散眾道童,與九鶴道長來到大殿之中。

這大殿裏,正中供奉的是一尊真武大帝像,披發跣足,金甲黑袍,一手掐劍訣,一手奉寶劍,雙腳分別踩著龜蛇塑像。

九鶴道長擡頭看了一眼,笑嘆道:“師兄,你讓人家去觀賞景致,可三個月前那場大地動之後,這些神像磕磕碰碰,偏殿之中有幾尊小的甚至還摔壞了,還有什麽可看的?”

“一切風貌,純任自然,只要願意留心,處處都是美景,我想那位關小友,並非俗人。”

九英道長回了兩句,就說起正事,“交趾這裏,地震並不罕見,但成陰府所處,正是風水相和,地下諸氣盤結之地,五百年不震,一旦地動,諸氣勃發,必然屍邪災異頻頻,更將是各類邪道術士練法的絕佳寶地。”

九鶴道長點頭道:“我們這三個多月以來,不就一直在忙著處理這些事情嗎?你看諸多弟子,這些時日哪有一個能閑著的?”

“這就夠了嗎?”

九英道長反問一句,“我們奉詔真武祠,真正懂得法術的不過三十余人,整個成陰府的法術派門,僅有五家,拳門武館也就二十幾處,就算加上那救災的兵丁捕快,在我預算之中,人手也是大大不夠的。”

旁的不說,哪怕是一個只能在子夜出沒害人的小鬼,也非要真正懂法術的才能制服,普通捕快湊過去,徒增傷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