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法術武功

關洛陽跟著秋笛參觀各處,他還沒覺得怎樣,秋笛先不耐起來。

“唉,關兄你來的不巧,地震還沒過多久,現在這裏哪有什麽好看的地方。”

秋笛抱怨了兩句,忽然想到,“誒,對了,你是習武之人,我帶你去千日院看看吧。”

他們兩個直接從後山下去。

說是千日院,其實走到那裏才發現,根本沒有什麽圍墻院子,是一塊夯實平整的土地,一塊木牌上寫著“千日院”這三個字。

平地上放著兵器架子,還有石鎖、磨盤、木樁、箭靶、稻草人,各踞一處,分明是一個演武場。

靠得最近的木架上,掛著幾十件黑沉沉的厚馬甲。

關洛陽走近了兩步,伸手捏了一下,就知道這是在厚皮革裏面灌注鐵砂,穿在身上練力氣的東西,一件馬甲少說也有五十斤左右。

木架底下,還放著一摞摞的鐵瓦,瓦片上有孔,細繩從孔裏穿過,能綁在小腿大腿上的那種。

秋笛在旁邊笑著說道:“怎麽樣,這地方比起剛才那些高墻神像,更合你胃口吧。”

“哈,是不錯,不過你們不都是學法術的嗎,也練這個?”

關洛陽走到石鎖那邊,好幾塊石鎖放在一起,每一塊石索上都延伸出一條鐵鏈,鐵鏈的末端是指頭大小的圓環。

他把五個圓環分別套在自己右手五指之上,手臂一擡,鐵鏈繃緊,五個石鎖被他一起拉了起來,彼此晃蕩碰撞,發出悶響。

“咦?”

關洛陽右手手腕內側青筋微微突起,這五個石鎖的重量比他預想的還要超出不少。

況且用手指發力勾起重物的難度,要比靠手掌發力困難數倍。

“這石鎖裏面都灌了鉛的,每個重量都在三百斤開外,你用手指頭拉,嘶,整個天尊廟也只有師父能這麽練。”

秋笛驚嘆了一番,才接著說道,“術士練武,這可就說來話長了……”

按照秋笛的說法,古早的時候,學法術的,都看不起拳腳功夫。

那時候的術士,認為習武之人打熬身體,血汗齊下,練到最後還是只能賣力氣吃飯,偶爾有幾個在戰場上拼出名堂的,終究也會積累暗傷,晚年苦痛。

而只要練就幾道法術,就能改人運勢,幫人招財進寶,升官多子,又或者讓別人黴運臨頭,命途多舛,更狠一些的,還能以巫蠱厭勝之術,殺人奪命,用風水墓葬學問,絕人滿門,都不必跟人照面,就把你害的絕子絕孫了。

這種種本事,到哪裏都被人奉為活神仙一般,高明一些的更能平步青雲,陪侍帝王,何其逍遙?

享樂之余,甚至還能通靈鬼神,驅役百獸,求一求長生。

可結果真到了烽火遍地的亂世之時,只學法術輕視肉身的人,遇上那快馬長刀迎面而來,一刀過去,直接砍成兩段,哪還有擺壇施法的余地?

所以後來,尤其是最近百年以來,道佛正宗也都提起重視,在學習法術之余,更要勤練筋骨,施法要快,身法要靈。

那些邪派術士最是極端,有一部分人,甚至會直接用一些妖鬼蠱術、毒咒畫皮的法門,大肆篡改自己的肉身。

關洛陽疑惑道:“學法術又學功夫,分心多用,就不怕樣樣稀松嗎?”

秋笛說道:“法術修為與精神修養息息相關,學好了法術的人,更容易進入專注的狀態,再去學武,自然也更能練出真功夫。況且我們練武終究是輔助,也沒想過把武功練到比法術更高明。”

關洛陽神色微動:“那要是功夫練得還行的人,想去學法術,也能事半功倍嗎?”

秋笛遲疑了一下,如實說道:“這,就不一定了。”

關洛陽:“為何?”

秋笛清了清嗓子,雙手負在腰後,學著他師父當年給他講解的模樣,緩緩踱步。

“法力的本質是借力。練法力者,是讓自己的心神修持達到某個狀態之後,借助咒語、器具、圖案、手印等嚴格的儀軌為媒介,借取冥冥中的某一種對應力量,如天罡地煞,日月星華,鬼神精魄。”

“能讓某種法力長存體內的,必然是足夠了解這一種力量,正常人,哪怕是想搞懂最淺顯的一類馭鬼法力,至少也得先熟讀上百本道書,死記硬背五年,半讀半做三年,才算勉強摸到門檻。”

“孔夫子讀周易,韋編三絕,是翻看的次數太多,把捆竹簡的皮條都磨斷了。我們要真心想學法術,這方面也不遑多讓,一本嶄新的道書學下來,紙張褶皺翻卷的次數太多,往往書頁那一側的厚度,看起來會超過書脊好幾倍。”

這就麻煩了。

關洛陽對青鳥元氣的理解幾乎為零,可這股力量仍長存體內,參考那個英國人的狀況,或許這股元氣的上限,後續還會隨時間緩慢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