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密策中出

劉世中、蔡元攸作為伐燕軍正副宣撫都統制,又親領東路軍主力集結於代州欲攻北面的應州,葛伯奕作為河東經略使,親領西路軍集結嵐州,這三人完全不去考慮赤扈人的威脅,意欲在北地大舉屠刀,已經不是他人所能勸阻的了。

即便是王稟想要勸戒一二,也被葛伯奕懟得啞口無言,差點氣病過去,其他人敢多嘴,指不定被扣一個居心叵測、暗通敵國的帽子!

這一刻徐懷也徹底放棄一些妄想,正想告辭離開,卻聽得“嗒嗒”馬蹄聲響,不一會兒便見王番、朱沆陪同一名中年人,在朱芝、鄭壽等人的簇擁下走進院子裏來。

中年人身穿儒衫,腰間掛一柄文士喜用的木柄長劍,卻渾身透漏梟勇悍戾的氣勢。徐懷之前陪同王稟到州衙見葛伯奕諸多將吏,沒有見到這號人物在,卻不知什麽來頭。

“父親!聽說你去見葛經略相公時,身體有所不適?”王番問道。

“沒有什麽大礙……”王稟也頗為疑惑的朝那中年人看去。

王番並沒有直接介紹中年人,而是面帶遲疑的朝徐懷柳瓊兒、盧雄等人看去。

徐懷他們也是知情識趣的告退。

卻是在徐懷與柳瓊兒、盧雄以及朱芝、鄭壽等人要退出院子時,王番將徐懷喊住:“徐懷,你留一下。”

徐懷停下腳步,好奇的打望過來,連盧雄、鄭壽、朱芝三人都要回避的機密事,王番為何遲疑過一番後,又要將他留下來?

“曹師利見過王稟相公……”中年人見閑雜人等都離開院子,才上前給王稟行禮。

這一刻徐懷似被一道電流擊,腦海裏浮現出一段記憶來:

“天宣六年九月,王師北討,曹師雄、曹師利擁所部八千人奉朔州以歸,其時劉世中與燕軍主力戰於應州,葛伯奕遣諸將帥與曹師利從朔州倍道襲大同,奪耀陽門以入,令納漢民而盡殺契丹及雜虜。蕭林石其時在應州,率三千騎兵還援,戰於城中,曹師利失馬,幾為所擒,終以數百卒敗還……”

“徐懷……”

聽到王番喚他,徐懷才猛然驚醒過來,擡頭看過去,問道:“郎君有何吩咐?”

王番問道:“忻州觀察使奉朔州以歸,第六將朱廣武隨時會北進接管朔州,經略使將使朱郎君與小公爺葛鈺隨曹將軍前往朔州督軍,我想派你率兩百人馬護隨朱郎君,你可願意?”

“啊……”任徐懷再機敏過人,這一刻思緒也被腦海裏浮現的這段記憶攪得紛亂不堪。

王番以忻州觀察使稱呼曹師雄,說明曹師雄率部南附並非臨時起意,應該在嶽海樓的牽線搭橋下已經密談多時。

朝廷連給曹師雄的封賞都已經定下,說明就等著伐燕軍集結完畢隨時能夠北上之時,督促曹師雄正式易幟歸附。

曹師利這次秘密潛來嵐州,也必然是與葛伯奕密談南附具體的細節;只要確定曹氏兄弟是真心歸附,不是詐計,接下來應該就是趁契丹西京道守軍主力被東路軍牽制在應州之時,西路軍主力會同曹氏降軍從朔州出發,突襲大同府……

王番這時候並沒有挑明了說,主要也是此次行事極其機密,他作為小小的都將,還沒有資格知曉全盤計劃。

王番甚至都沒有對王稟透露全盤計劃;在今日之前,王稟都完全不知道曹師雄、曹師利兄弟南附之事。

照當朝令出中樞的慣例,徐懷這時候也完全能夠肯定,在王番與劉世中、蔡元攸攜旨來河東督戰之前,樞密院就已經擬定好全盤的作戰計劃。

而他這次護送朱沆與葛鈺前往朔州督軍,說白了就是監督其中最為關鍵的一環,也就曹師雄、曹師利兄弟南附不出岔子。

可他媽這個環節不出岔子有什麽用。

這壓根就是一個死局啊!

而這個死局,並非曹氏兄弟南附有詐,也並非大同城裏藏有什麽伏兵,等著他們鉆進這個死亡陷阱。

這個死局實則是突襲兵馬在進入大同城後,大肆劫掠殺戮激起城中契丹及雜虜激烈抵抗,以致蕭林石率三千騎兵還援,就被殺得全軍覆滅。

徐懷見王稟、王番、曹師利、朱沆等人都驚訝的朝他看過來,他滿心苦澀。

他能說不去嗎?

王番用郭君判、潘成虎來限制他,臨到頭卻想到派他護送朱沆去朔州。

說白了郭君判、潘成虎是賊寇出身,在這種關鍵性的護衛任務裏,稍有不慎就會陷身敵境,他們還不值得王番全然去信任。

他當然可以耍性子說不去。

不過,最後無論是鄭壽或盧雄出馬,也一定會從現有的五百囚卒裏挑選最精銳的戰力北上。

他這時候卻沒有辦法將徐心庵、唐盤以及鑄鋒堂衛,都從監軍使院抽出來——這時候這麽做,與逃軍何異?當真以為王番是軟杮子好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