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權當不知

走出低矮陰冷的牢房,看蒼穹鉛雲密布,郭仲熊更覺壓抑。

曾潤、朱孝通等人都在牢房外守著,看到郭仲熊、嶽海樓二人走出來,湊過來,有些心慌的低聲問道:“葛家在河東數代為將,樹大根深,怎麽輕易就叫王番將軍權奪去?葛懷聰又當眾被射殺,軍卒大鬧的話,豈非又要出大亂子?”

郭仲熊看向曾潤、朱孝通,沒有吭聲,舉步往州獄大院外走去。

“出不了大亂子,你們心慌什麽?”嶽海樓瞪了曾朱二人一眼,示意他二人與其他役卒落在後面,莫要礙著他與郭仲熊說話。

“……”郭仲熊在一堆未清掃的積雪前站住,轉身跟嶽海樓說道,“天雄軍潰敗,葛懷聰諸將怯戰畏敵,差不多已成定論,葛家父子擔下這諸多罪責,劉帥、少相應能無礙,我看還是不要節外生枝為好!”

“從桐柏山到嵐州,徐懷等人如此處心積慮在嵐州部署勢力,徐武磧甚至不惜行苦肉計潛伏到董成身邊,我很難相信他們不是針對所有跟相爺有關的人等——郭君也是知兵之人,真以為大同城裏沒有蹊蹺,朱沆能將上萬兵卒完好無損的帶回來?”嶽海樓問道,“我是從大同城裏逃出來的,虜兵部署極其周密、士氣之旺盛,我是親眼目睹,要不是虜敵有意相縱,我項上頭顱可以賠給郭君!”

“我們信不信,有時候並不重要,關鍵是如何要讓朝野相信,讓官家相信,”郭仲熊沉吟說道,“王番來函稱朱沆歸繳得一千五百余枚虜兵頭顱,應該不會作假。又如曾潤、朱孝通剛才所言,葛家在天雄軍樹大根深,卻如此被輕易奪軍,這恰恰說明天雄軍兵卒對葛家離心離德。再一個,王孝成妻兒死於劫殺,而非死於伏殺,這是當年早就結了的公案,這樁公案不能翻,僅僅說王孝成舊部為舊仇處心積慮,甚至不惜通敵,我們很難說服別人啊……”

“為什麽要我們去說服別人?葛伯奕信之不疑便可。”嶽海樓負手說道。

“你這是打算……”郭仲熊遲疑的看向嶽海樓,他也是猝然間知悉這麽多駭人聽聞的秘密,腦筋一時有些轉不過來。

“嶽某有時候行事是不算光明磊落,郭君心裏或許不喜,但滿朝文武皆處心積慮,嶽某想做一點事情,又如何能光明磊落得起來?”嶽海樓並沒有直接說他的謀劃,岔開到其他話題上,說道,“便拿糧谷事來說,這攤子爛泥是如何形成的,郭君有沒有能力解決,王稟怎麽可能不知?然而,他們偏要慫恿兵卒鬧事,借此事在嵐州鉗制郭君,郭君能跟他們光明磊落的去講道理?如我所料不差,王稟接下來必然會借兵敗,再倡與契丹休兵止戰之事,郭君難道忍心看我們數年的心血都赴之流水?”

“朝野上下弊端實多,兵敗或許不是偶然……”郭仲熊說道。

“正因為朝野積弊甚重,又不能猝然解決,所以更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燕雲,以庇護河北、河東啊!沒有燕山、陰山之險,大越兵卒憑什麽抵擋赤扈人的鐵騎鋒芒?”嶽海樓說道,“郭君真以為嶽某看不到這滿朝已成泥潭的積弊?”

“好吧,你要做什麽事,我權當不知!”郭仲熊輕嘆一口氣,說道。

他以侍制、樞密院都承旨出知嵐州,滿心想著借北征伐燕立一番功名,誰曾想臨了竟是一地雞毛?

……

……

王稟、王番在黃昏前抵達陽口砦。

陽口砦乃是大越在寧武城北規模最大的一座軍寨,需要時可以常駐上萬精銳兵馬,城寨堅固,守城設施完善,兩側還築綿延百裏的包石邊墻借峰嶺地勢之險,抵擋虜騎南侵。

天雄軍主力在大同潰敗,嵐州境內就剩一萬檢選下來的老弱病殘兵馬,其中就有五千人馬緊急集結到陽口砦,防備契丹騎兵有可能襲奪陽口砦,然後往嵐州、太原等地迂回滲透。

王稟、王番順利接管陽口砦防務,奪軍這件事就可以說是劃上圓滿的句號了。

消息傳回來,陰超則率部作為第二批撤離的兵馬,也在黃昏之前簇擁萬余漢民出城南下。

等第二批南撤人馬出城踏上南撤之路,又是夜深時分,朱沆拖著疲憊的身子,在文橫嶽、曹師雄等人的陪同下返回刺史府,徐懷站在城樓垛口前,眺望濃稠如墨的夜色。

片晌後,一名小校跑上城門來通稟:“柳姑娘請你與石爺過去一趟!”

“柳姑娘那邊是得到什麽消息?”徐武磧疑惑地看向徐懷問道。

鑄鋒堂的人手算是相對充足的,獨擋一面的人手也不缺,但猝然間面臨這麽大的變亂,除了直接率領八百院卒駐守南城門外,還要保持對以桐柏山卒為主的工輜營的控制,負責偵察斥候恢河兩岸的敵蹤,要協助朱沆掌握、監控曹師雄、文橫嶽等部,徐懷、徐武磧、徐武坤、蘇老常、鄭屠、周景以及徐心庵、唐盤、殷鵬、韓奇、唐青等人到這時候都沒有喘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