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蕃兵營

“烏敕戈,你的名字乃是你父母求我所賜,你們甘當越賊走狗,那讓我的鮮血沾滿你們的雙手;烏敕海,你腰間挎刀是誰所賜,你有膽便拿這刀給我一個痛快……”

隨著木杖一下下狠狠的抽打下來,烏敕扈背脊早已經血肉模糊,他卻還有一口氣吊住沒有咽下去,淒厲而嘶啞的咒罵著。

不過,烏敕扈他很快趴在地上再也叫不出來,就見他劇烈的喘著氣,嘴角不斷往外噴血沫子;而烏敕赤極、烏敕真川已經咽過氣去。

“你看那些圍觀的烏敕氏族人,有不少人眼神閃爍,心存怨恨者也不在少,心裏定是以為烏敕海、烏敕戈等人是受我們的蠱惑……”徐武磧眼神犀利,對烏敕扈、烏敕赤極、烏敕真川等烏敕氏的首領執行杖刑時,他則一直盯著刑場外烏敕氏族人觀察。

雖說烏敕扈、烏敕真川父子及其弟烏敕赤極這些年在族內作威作福,造了不少孽,但不是所有烏敕氏族人都義憤填膺的痛恨他們的惡行,此時甚至還有不少人不滿烏敕海、烏敕戈這些人“為虎作倀”。

徐懷對此並沒有感到多少意外。

燕越邊州之間的漢蕃矛盾長期以來都不能算特別尖銳,但既然在北征伐燕之前,被葛伯奕他們刻意激化起來,短時間內想要再緩和下去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需要一個更強有力、更為廣泛認可的權威才能做到。

而烏敕扈在烏敕氏內部作惡多端,但畢竟不是烏敕氏所有的族人都深受其害,甚至還有很多人跟隨烏敕扈得了一些好處。

徐懷怎麽可能指望所有烏敕氏族人在短短三四天時間都轉變過來,真心實意的歸附於他們?

他三天前他將大部分烏敕氏族人都遷到塬下,僅留烏敕海等第一批站出來表示願為前驅贖罪的百余烏敕氏族人及家小在塬上,就考慮到這裏面的區別。

第一批站出來表示願為前驅贖罪的百余烏敕氏族人,不管他們當中貪生怕死者占到多少,投機取巧者占到多少,又或者內心深處對部族上層充滿憤懣的族人占到多少,但目前而言,這些人至少能為他們所用。

而這百余烏敕氏族人,共同審定烏敕扈、烏敕赤極等人罪責並施以刑罰,他們內部也會形成一個共同的意志,促使他們一頭黑跟著桐柏山卒走下去。

至於其他的烏敕氏族人,徐懷壓根就沒有奢想什麽。

“這麽多人心思不定,我們在朔州的根基也不深,想要將他們控制好,還真是個問題啊!”徐武坤有些擔憂的說道。

“在烏敕戈、烏敕海這些人的基礎上再多爭取吸納一些蕃民,但西山範圍之內的絕大多數蕃民,包括大部分烏敕氏族人在內,都是要驅逐出去的——我壓根就沒有想著要收服或控制他們。我們沒事去背這個大包袱幹什麽?”徐懷說道。

“驅逐去哪裏?”郭君判問道,“驅趕其他人還好,但烏敕氏族人畜產基本上都宰殺了,驅趕出去就沒有活路;而真要將他們都強行驅趕出去,留下來的人心思也會不穩。”

“鴉爺以前當土匪,可不會考慮這些瑣碎問題啊!”徐懷笑道。

“咱現在不是都正兒八經成為大越朝的禁軍將領嘛?”郭君判嘿然笑道。

桐柏山早年那些落草為寇的,要麽作奸犯科受州縣通緝落草,要麽是走投無路,大多數人都自身難保,很難顧念家人、宗族,但他們此時在西山想要真正的吸納一批蕃民健銳為己所用,僅僅是收留他們的家小,其實是遠遠不夠的。

而徐懷治桐柏山卒,看似軍法執行嚴苛,但卻是從根本上拋棄殘忍治軍的那一套。

潘成虎、郭君判他們雖然半輩子落草為寇,但思維方式不知不覺間也已經悄然發生了改變。

“驅趕,第一不能往陰山方向驅趕,將來叫他們為赤扈人所用;也不能亂糟糟趕去西邊黨項人的地盤——黨項人有可能不接收他們,將他們壓制在邊境線上任其自生自滅,這樣反而會叫他們再次凝聚起來,反攻西山,”徐懷說道,“不過,我想蕭林石那邊應該有能力,也應該樂意消化這些蕃民……”

“往應州方向走?”郭君判不確定的問道。

“嗯,”徐懷說道,“赤扈人介入的痕跡已經相當明確了,不管大越會不會對雲朔再次出兵,赤扈人的騎兵主力這個秋天很可能就會按捺不住南下了。朔州城內的胡族婦孺,我也會盡快安排分批南下或就地進行疏散。我們要盡可能保證桐柏山卒的機動性,不應該被規模龐大的附屬人口所拖累——”

“也是,我們一開始進軍西山,目的就是想打通西山通道,只是猴兒塢一戰打得太過順利,想法就忍不住有些恍惚起來了,”郭君判感慨道,“這或許才是兵家大忌!我們真是白混了大半輩子,這些簡單的道理,竟然都想不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