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齋舍

“……朱沆、王番諸郎君相繼離京,朝中雖然還有同知樞密院事柳仁茂等大臣主戰,但已徹底式微。汪伯潛、梁福仲、楊永棟、嚴時雍、李汲等主和派占據上風,十月聞胡虜再度南下時,他們甚至都還幻想著能與赤扈人劃河而治,並以此堅決主張休兵求和……”

“……當時,除景王外,朝野頗多大臣上書諫天宣帝出京暫避虜兵其鋒;同知樞密院事柳仁茂還上書官家傳詔蔡州防禦使胡楷、荊湖北路經略安撫使劉獻、淮南西路經略安撫使胡直襄等人率軍勤王。其時湖北、淮西等地兵馬已動,但汪伯潛、梁福仲、楊永棟、嚴時雍等人仍堅持劃河乞和,憂赤扈人聞訊出兵渡過大河,不僅勸阻官家離京,還隨即發檄文止住湖北、淮西之兵北上……”

“……十月底,朝中仍然幻想割河北、河東之地,便能休兵,甚至遣汪伯潛、梁福仲、嚴時雍等人為使,渡河傳詔黃河北岸諸城守軍獻城。梁福仲至衛州傳詔,為守城鄉兵怒殺;汪伯潛、嚴時雍聞訊逃往魏州魯王處,不敢再提獻城之事,轉而與楊茂彥等人上書朝中,諫請授魯王趙觀河北兵馬大元帥以募兵備虜。虜兵圍逼魏州而來,汪伯潛、嚴時雍與楊茂彥又簇擁魯王渡河逃往齊州……”

“……十二月十三日,這天是大風雪。數千虜兵進逼南薰門,箭矢如雨,官家欽點的守禦神兵須臾都抵擋不住,倉皇棄擲兵甲逃下城樓,城門如此輕易陷入敵手;到夜裏外城九座城門就全部被虜兵攻打下來。當天夜裏外城居民被殺害就不計其數。這時候諸王、帝姬、後妃等宗室中人,包括景王府世妃、世子,都已倉皇逃入皇城之內,官家倉皇遣濟王趙栩及門下侍郎李汲等人赴虜營乞和。只是這時候哪裏還有休兵乞和的可能?到十九日,虜兵便大體控制住內外城,又將皇城團團圍住。城中火勢蔓延無休無止,殘兵敗將藏身裏巷也肆意掠奪,成千上萬屋舍被燒毀,民眾逃隱無門,婦女以灰墨塗面,百般求生,慘不忍睹。二十七日官家下令打開皇城諸門乞降,還請虜使進皇城窺伺帝姬以作和親。其後除了將數以百計的女童、樂工、工匠各色人等進獻虜兵,官家同時還令將河東、河北等州官員在汴梁的家屬都送往虜營……”

“……虜兵入城燒殺劫掠月余才休,城中屍骸盈巷,二月二十六日,赤扈人遣使持廢帝偽詔入城,廢官家為庶人,並將官家、皇後、燕王、越王以及諸王妃、公主、都尉等三千余眾押送進虜營;同知樞密院事柳仁茂同日在宅中自縊身亡。二月底,之前一直留在獄中未審的王戚庸與諸降虜將吏議舉門下侍郎李汲為帝,偽立楚國,附庸於赤扈;此外,嶽海樓二月底率前部兵馬進入汴梁……”

虜兵還有十數萬兵馬嚴密控制著汴梁及京畿附近的城池,周景從呂梁山直接南下,潛往汴梁刺探情報,一直到三月中旬才有機會,帶著之前潛伏的幾名暗線返回楚山,向徐懷當面稟報汴梁城失陷前後的諸多細節。

徐懷臉色平靜的坐在案後,隨手拿筆墨將汴梁失陷之後幾件重要事件列寫下來,看得出赤扈人對如此輕易攻陷汴梁城也很意外。

在占領汴梁之後該何去何從,赤扈王帳應該也有嚴重的分歧,才會拖延到二月底才決定廢黜天宣帝。

而將降臣李汲推出來立為新帝,也證明赤扈人此時還沒有吞並整個大越的信心,而在河淮先扶持傀儡政權作為緩沖。

這與徐懷之前預測赤扈人接下來將重點消化河東、河北諸州縣,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這也意味著淮河沿線暫時不會直接面臨巨大的軍事壓力,至少赤扈人的騎兵主力,暫時不會直接往南線推進——即便嶽海樓率部進入汴梁,甚至赤扈人有可能使嶽海樓統領汴梁降兵,短時間內還不至於能對南線產生多大的威脅。

嶽海樓再是三頭六臂,汴梁有如喪家之犬的八九萬降兵降將,又豈是他輕易能整合的?

徐懷也是因此才嚴格控制天雄軍擴編的規模,要不然的話,天雄軍直接擴編到兩萬人眾甚至更大規模,都沒有大問題。

一方面襄陽目前保證每年撥給楚山五十萬貫錢糧看似不少,但要養一支精銳兵馬,猶嫌不足。

另一方面徐懷南返楚山,所掌握的能戰之兵,約七千五百余眾,但其中天雄軍俘卒及從呂梁山抵抗義軍中所吸納的健銳有近三千五百人,差不多占到一半。

這些健銳,很多人身體還沒有徹底恢復過來,但比從流難民眾中征募的青壯,卻更為珍貴。

雖說在赤扈人南侵之前,天雄軍、宣武軍、驍勝軍等禁軍從上到下存在太多的弊端,怯敵畏懼、滋事生非、打劫民戶、欺下瞞上,貪沒糧餉,不一而足,但經歷這場浩劫,絕大多數人身上的弊病都已經去除,所剩更多是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