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誘餌

要在跨度長達三十丈的滍水河道之上架設鐵索橋,在當世即便談不上絕無可能,畢竟漢唐都有個別地區建造鐵索橋的先例存在,但要與破山開渠同步進行,要趕在敵軍大規模集結進攻過來之前完工,這麽短的時間限制,多少也是有些匪夷所思了。

兩岸需踞河灘建造的石墩高台,為鐵索橋提供支撐,不僅僅需要足夠的強度,也需要足夠的高度,才能將鐵索橋拉到距離水面一定的高度上。

當然,在真正的鐵索橋建成之前,南北兩岸前期還需要先架設浮橋進行連接。在這方面,楚山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

架設大型浮橋,兩岸河灘上也是利用石墩台作為支撐。

浮橋用以支撐的石墩台較為低矮,丈余高即可,目前已經建成。

這兩座石墩台是利用一塊塊上千斤重的條石,在挖開露出地底巖層的地基上,除了用黏合性極強的灰秣砌築外,還交錯鑿孔澆注鐵汁。

數百塊條石與地基下面挖通的巖層,極其牢固的結合到一起,形成激流也沖不垮、沖不倒的整體。

徐懷抵達小雀崗的次日,正式決定於滍水北岸執行破山開渠,唐天德便率領工輜營將卒,將早就備好的十數艘舟船用巨索銜接,以兩座墩台作為錨點拖住。

徐懷午後才有時間在陳子簫、王舉、徐武坤等人的陪同下走出營寨,看到浮橋都已經鋪好棧板,此時唐天德、喻承珍等人正站在河灘之上,指揮人手將數輛載滿土的牛車牽上浮橋,試驗浮橋的穩定性。

此時汛季還沒有過去,滍水、澧水上遊來水湍急,即便浮橋位於小雀崗長崖的西側,水流的沖擊力也是極大。

數輛載滿土的牛車都上了浮橋,隨著作為支撐的舟船吃水更深,浮橋整體受到的沖擊力也越強,將固定墩台之上的幾條鐵索繃得“嚓嚓”作響。

然而也就僅限於此,牛車很快就抵達北岸。

從原理上,懸索橋與浮橋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只是懸索橋要懸空起來,不能借助水的浮力作為支撐,那就需要兩側的錨點更為堅固才行。

一般說來,懸索橋的跨度越大,建造難度越高。

因此,楚山接下來也會盡可能利用小雀崗的地形,在兩岸建造多座連續墩台作為支撐錨點,將最大跨度縮減到三十丈以內。

北岸長坡破山開渠之後,河道流向將轉為往北偏東方向,河道本身不會消失,為了後續還能利用建成的懸索橋溝通兩岸,陳子簫、喻承珍他們之前所商議的方案,昨夜還是進行了細微的調整。

南岸浮橋、懸橋墩台,會緊挨在一起建造,但北岸懸橋墩台會稍稍偏於西側選址,以便將來破山開辟的渠道恰好位在北岸懸橋、浮橋所用的兩組墩台之間。

使懸索橋從最初的南北朝向,變成西北往東南的斜向,就是為了在滍水改流之後,能繼續架於河道之上發揮作用。

目前已經建成的浮橋,除了前期通行車馬外,還將用於攔截有可能會從汝水下遊過來的虜兵戰船,但在汝水與滍水徹底截斷之後,便能拆除掉。

到時候汝水南岸與新渠東側的土地,將因為截河的緣故,形成一體,不需要橋梁相通。

牛車往返通行兩次,又繼續追加一倍的承載,莊庸親自帶著十數匠師走上浮橋,逐一檢查鐵索環扣處受力時的狀況,確認無誤後,便宣告浮橋正式落成。

這一刻,之前就在北岸橋頭集結等候的人馬以及一輛輛載滿物資的牛車,也陸續分批經浮橋北上。

“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快速將人馬、物資運往北岸,在嶽海樓反應過來之前,先初步在北岸建立起來能抵擋數千敵軍襲擾、強攻的防禦。這個時間窗口,很可能就只有三四天!真是頃刻都不能耽擱啊!”徐懷手按住腰間的佩刀,看著兩岸河灘忙碌起來的身影,跟陳子簫說道,“接下來,你要親自到北岸盯著!”

此前楚山在北岸僅僅建造一座小型的哨壘作為據點,駐以百余人馬,這遠遠談不上建立了防禦——就算如此,也引起嶽海樓的注意,吸引近兩千敵軍進駐四十裏外的黑石溝,觀望這邊的動靜。

楚山前期在滍水南岸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儲備大塊的條石,先據河灘修築墩台、暗中搜集舟船進行改造,就是想著一旦成功架設浮橋,能以最快的速度將包括原木、營帳、糧食等大量物資運往北岸去,然後搶在嶽海樓反應過來之前,在更北側建造營壘,拱衛即將破山開渠的選址不為敵軍襲擾、侵占!

後期所的防禦部署重心,都將落在北岸。

徐懷喜歡沖鋒陷陣,這是別人都阻擋不住的,陳子簫還以為徐懷親自趕到小雀崗,一定會去北岸坐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