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戰書

蔡河從廣利門進入汴梁外城,從裏城南中門朱雀門樓前流淌而過,龍津橋橫臥在朱雀門前的蔡河之上,似一道飛虹。

龍津橋以北,穿過朱雀門,直至北面的州橋,兩側鋪樓林立,曾幾何時這裏是汴梁城裏最為著名的美食街:

當街水飯、熝肉、幹脯、獾兒、野狐,鵝鴨雞兔、肚肺鱔魚、包子雞皮、腰腎雞碎、旋煎羊白腸、鲊脯、燴凍魚頭、批切羊頭、姜辣蘿蔔、水晶鲙、豬臟、煎夾子等等,幾乎包羅世間美食。

龍津橋往南則是太學、國子監所在地。

雖說太學、國子監乃是當世讀書人的聖地,但左右街巷除了居住數以萬計的人家,殺豬巷等地也是汴梁最具盛名的妓館聚集之所。

不計其數的大小妓寨楚館幾乎將太學、國子監包圍得水泄不通,叫當世最心高傲的那一小撮讀書人,真正領教到什麽叫市井氣息,什麽叫紅塵美人,什麽叫清靜幽然見鬼去……

然而此間早不復往昔的紅塵繁華。

數以十萬計的民眾逃出汴梁,到處都是倒塌燒殘的屋舍樓鋪。太學、國子監以及中一觀等道觀寺廟,也都在戰火中損毀。

偽楚此時還只顧著百般壓榨城中殘存的民眾,沒有想到要收拾一地的狼藉。

楊景臣在皇城司諸將吏的簇擁下,登上朱雀門城樓。

這時候日頭剛爬上樹梢頭,給汴梁城塗上一層金輝,叫滿城的狼藉看上去有一種詭異的瑰麗感。

雖然之前對南薰門的兩次反攻都被擊潰,但此時又有上千雄州精銳在朱雀橋南列陣,楊景臣看了稍稍寬心。

他主持汴梁守禦之事,原本對汴梁降軍就沒有什麽指望、信任,但又不得不用,最後只是用之守汴梁外城,而將內城、皇城牢牢置於雄州兵馬及赤扈精銳騎兵的控制之下。

雖說賊軍突襲奪得南薰門之後,往兩翼突進很快,蔡河進出汴梁上下水口的廣利門、普濟門,此時都被賊軍從內側圍住,與城中的別處軍營駐地被分割開,但其他地方還算平靜,混亂更沒有往裏城蔓延。

“拔格將軍!”楊景臣朝一名體形軒昂的赤扈大漢拱拱手,問道,“拔格將軍對這支突襲而來的賊軍,有何感觀?”

拔格將軍小眼塌鼻扁平臉,其貌不揚,但手按著腰間的佩刀站在垛墻前,自有一股凜冽威武的氣度。

“賊軍有兩千兵馬極為精銳,不似普通賊眾,”拔格昂然說道,“但除此之外,皆烏合之眾也!楊帥只要想辦法將龍津橋南側的賊眾擊退,抵達南薰門內側,余者不過都是楊帥的首級功罷了!”

“賊眾進攻如此犀利,還是小心為上——我看還是速遣信騎趕往陳州、鄭州、太原請援要緊!”有人建議道。

赤扈立李汲為帝,在汴梁建立大楚王國,但實際軍政主要還是受到鎮南宗王府節制。

拔格所部兵馬有限,但代表鎮南宗王府駐守汴梁,意義非凡。

此外,嶽海樓、楊景臣以及蕭幹諸部降附兵馬,名義上都劃為楚軍序列;曹師雄、陰超、孟平等部除目前歸鎮南宗王府直轄外,其部主要還在黃河以北的蒲州等地。

因此汴梁遇到變故,守軍不能解決,第一時間理所當然要遣人趕往太原鎮南宗王府以及前往鄭州、陳州見蕭幹、嶽海樓請援。

拔格眉頭微微一蹙,目光更沉著的盯向南薰門城樓方向,無意與楊景臣身邊的人爭論什麽,似也無意幹涉楊景臣做什麽決定。

“通稟宗王府、知會鄭州、陳州,是要第一時間安排人前往的,”楊景臣打了個哈哈,說道,“不過還是要先將敵情摸清楚……”

楊景臣作為宿將,還是相信拔格的判斷沒有錯。

雖說賊軍藏有戰鬥力很強的精銳戰力,輕而易舉就突襲攻下南薰門,又很快控制南薰門內側數裏縱深的區域,但賊軍計劃如此周密,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後續賊軍竟然還是都從南薰門進來,這事就值得琢磨了。

這無疑說明襲入汴梁城的大部分賊軍,戰鬥力是非常有限的,並無把握直接從外側突襲其他城門——要不然的話,汴梁城此時的混亂就不會僅局限於南外城區域。

不過,問題是賊軍所藏的精銳,到底來自哪部分?

“前面是怎麽回事?”楊景臣看到龍津橋南側有數騎敵眾攜信幡從南薰門方向馳往,在他們兵馬陣列前往來馳奔,不知道滿嘴在嚷嚷著什麽,卻叫他們列陣龍津橋前的兵馬明顯出現一陣擾動。

“楊公、拔格將軍、少將軍!”

楊景臣沒有疑惑多久,就有一騎從千余步外的龍津橋馳到朱雀門城樓下,揚聲稟道:

“率部襲汴梁者,乃南朝靖勝侯、禦虜將軍徐懷,剛遣人將戰書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