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攔截之地

即便察覺楚山此時諸多異常動作,極可能是為接應徐懷親率精銳突襲汴梁之後經蔡河南撤,但嶽海樓猶沒有倉促行動,而是與仲長卿、摩黎忽等人先趕回柳條河東岸大營。

經過十數日的拉鋸作戰,嶽海樓最終憑借占絕對優勢的精銳兵馬,控制了柳條河東岸地區。

不過,楚山軍則在柳條河西岸增建兩座營寨,作為其滍水北岸營壘群的橋頭堡,繼續阻攔嶽海樓其部渡過柳條河西進。

柳條河僅是一條滍水-汝水北岸的淺溪,入秋之後都沒有什麽雨水,河床就剩涓涓細流,也無法容納潁州水軍的戰船進入。要不然,陳州兵馬卻要占盡優勢了。

嶽海樓進入東岸大營,並沒有直接回到帥帳,而是與仲長卿、摩黎忽等人登上轅門旁的箭樓,放眼眺望過去:

此時入夜已深,柳條河西岸點起一堆堆篝火,將楚山軍僅有三四百人駐守的兩座營寨輪廓勾勒出來。而更遠處,營壘則要密集不少,也能看到南岸的楚山軍還在源源不斷的渡河北上。

南岸刺探敵情的斥候這時候趕回來稟報,已確認南岸楚山軍已經徹底放棄召陵殘城,一名守軍都沒有留下。

東岸大營是在一座殘破的村莊基礎上修建,嶽海樓的帥帳乃是當地的一座宗祠,地方還算寬闊——

回到廳堂,嶽海樓先著人再點一些大燭,找了一張尺度更大的河淮堪輿圖,鋪到長案上。嶽海樓親自將目前所確知的楚山兵力部署,標注到堪輿圖上;之後又將陳州兵馬部署置標注出來。

嶽海樓其部主要沿潁水負責許州、陳州、潁州三地的軍政防務,今年春後除了在潁水右岸控制上蔡、新蔡以及淮川三座重鎮城池外,主要兵馬一度都撤回到潁水左岸休整。

目前許州治許昌主要兼顧對襄城等滍水-汝水上遊城寨防禦,以及潁州、淮川需要兼顧對淮王府(淮南)西翼保持一定的軍事壓力,各駐紮萬余兵馬。

除此之外,嶽海樓所部兵馬,以及摩黎忽直轄的赤扈騎兵、諸番族甲卒,總共逾四萬兵馬,駐紮以陳州治宛丘為核心的中線地區,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的陳州軍。

單純以兵馬規模來說,陳州軍理應有能力封堵住楚山突襲汴梁兵馬的南撤之路;然而嶽海樓並沒有這種自信。

他這時候也發現,之前被楚山在滍水-汝水兩岸的動作迷惑太深,為了將楚山在滍水-汝水北岸的兵馬殲滅或逐走,陳州軍實際圍繞這一作戰計劃被拆散開來了:

三千赤扈騎兵主力目前穿插到召陵以南,意圖攔截楚山在舞陽、葉縣的兵馬增援;新編練才大半年、人數僅兩千余眾的潁州水軍也都調入汝水,短時間沒有辦法返回汝陰,攔截楚山水軍在潁水之中長驅直入。

一方面為了平衡緊缺的糧秣供給,一方面為了加強其部兵馬的攻堅作戰能力,近兩個月來,嶽海樓致力將各部精銳兵馬抽調出來,在黑石溝、柳條河等地組建新的兵馬。

這麽做的好處,嶽海樓在黑石溝、柳條河等地,包括諸番族甲卒在內,是集結了總計約一萬五千名戰鬥力尚可的精銳兵馬,可以作為他嶽海樓征戰天下、逐鹿江淮的底牌使用。

不過,同樣的,由於精銳老卒以及大批作戰經驗豐富的基層武吏被抽走,糧秣供給又降了一等,使得此時駐守宛丘、商水、西華、上蔡等城的兩萬多兵馬,戰鬥力下滑得厲害。

想在潁水兩岸攔截突襲汴梁歸來的楚山精銳,嶽海樓發現陳州軍真正能派上用場上,就是包括諸番族甲卒在內的一萬五千精兵以及摩黎忽親率的三千赤扈騎兵;那些被抽走大批精銳老卒及基層武吏的二線兵馬,實際上是沒有資格出現在攔截楚山精銳南撤戰場之上的,此時所能發揮的作用就是守住城池,不被敵軍所趁。

現在的問題是,一旦將三千赤扈騎兵從召陵以南,經上蔡調回到汝水左岸來,則意味著放棄對召陵以南地區的封鎖,楚山在舞陽、葉縣等地的兵馬則可以迅速北上,與其在滍水-汝水北岸的兵馬合流,接應徐懷從宛丘城西渡過潁水南下。

倘若繼續將三千赤扈騎兵像釘子一樣,安插於召陵以南,嶽海樓有自信以陳州軍一萬五千精銳步卒,在潁水兩岸阻止楚山軍從汴梁南返以及經滍水北岸北上的兩部兵馬會合嗎?

現在更關鍵的還得搞清楚山能在宛丘以西的潁水兩岸集結多少兵馬!

首先是較為明確的,楚山將七千兵馬及五六千青壯民夫都調到滍水-汝水北岸,這部分兵馬隨時都會北上,從南側抵達潁水南岸。

在鄢陵、尉氏等地糾集的義軍,戰鬥力很弱,暫時可以不予考慮,但徐懷所親領突襲汴梁的精銳,到底有多少,楊景臣所遣信使並沒有給出一個準數,但不會低於兩千,很有可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