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韓圭

雖說徐懷及楚山眾人在士臣之中的風聞,一直都不如人意得很,但多次科舉受挫,飽受挫折入都監司為吏的韓圭,內心深處對楚山並無太多的偏見。

也許韓圭以往無法像史軫看得那般透徹,但看到汴梁如此輕而易舉的淪陷,目睹汴梁淪陷後,數以百萬的黎民百姓皆成魚肉,慘遭屠戮、奴役,余者不過苟且偷生,也是徹底認清楚士大夫的軟弱、無能,深知驅逐胡虜、恢復中原之事,絕不能寄望這些人身上。

因此,史軫使人來遊說,韓圭沒有怎麽猶豫就應承下來,只是母親病重不良於行,只能暫時留在汴梁(朱仙驛)當內應。

汴梁初見之時,韓圭還不知道淹水奇謀的全貌,他對徐懷的印象主要還停在驍勇善戰,敢用奇兵的層面上,但是在汝潁大捷之後,淹水奇謀真正展現在世人面前,韓圭深知汝潁大捷絕非簡單拿“奇謀詭策”便能形容的。

汝潁大捷無論是最初提出設想,還是後續一步步實施,引敵入彀,乃至最後斬獲輝煌的戰果,都無一體現出徐懷及楚山眾人,對有限資源及精銳的極致使用。

以往韓圭或許會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但此時的他則更想著加入楚山,了解實力明顯居於劣勢的楚山究竟是怎樣的信心與能力,才能布下這樣的奇局。

徐懷詢問他對嵩山諸部義軍有何看法,韓圭八月底隨韓昌甫、周虛易往西撤入嵩山,此時才隨張雄山他們來到楚山,他對嵩山義軍當然有相當直觀、深入的認識,但他也無半點展露才華的踞傲,恭恭敬敬的說道:

“……嵩山諸部義師,來源復雜、良莠難齊,忠義之士有之,但結寨自保者有之,打家劫舍者有之,殘敗兵將有之,斷不能一概而論。韓圭才淺識微,找不到一勞永逸之法使之為朝廷效力,依韓圭之能,唯有細細梳理,先擇忠義之士助其在嵩山之中立足,方可謀其他……”

嵩山諸部抵抗軍裏,是有黑衫軍等三四支兵馬對楚山認同度極高,也願意接受楚山的收編,但韓圭卻不主張立時進行這事。

主要還是嵩山諸多山寨勢力來源復雜,各家或結寨自保、或落山為寇、或暫時落地藏身,或奇貨可居,種種目的有著極大的區別,甚至有相當多的山寨勢力,不僅不願意接受楚山的統領,甚至都不願意與楚山有太深的牽涉,以免成為虜兵重點打擊、清剿的對象。

韓圭更主張楚山將明面上參加過汴梁突襲戰事、沒有辦法掩飾的那部分義軍,都集中到嵩山南部山區,由楚山對這部分義軍進行直接收編,但還有一部分願意接受楚山統領卻沒有暴露出來的義軍,應當由明轉暗,由他們負責更好的去聯絡嵩山之中的其他抵抗軍勢力,結成共同進退的聯盟,先在嵩山之中站穩腳,抵擋虜兵對嵩山山區的滲透。

最好要在完成這一步之後,再去談別的。

這主要也是跟嵩山並非完全一體的地形分布有關。

嵩山主體山脈分屬新密、登封兩縣,地形上也被潁水上遊河谷以及新密斷陷盆地分成南部、西部、中部及北部四個區域。

目前虜兵所控制的新密、登封兩城,位於潁水上遊河谷及新密斷陷盆地之中。

楚山此時顯然沒有能力強攻新密、登封兩城,就算突襲攻打下來,想要守住的代價也太高了——

前期嵩山抵抗勢力如此復雜,楚山動作太大,韓圭都擔心虜兵借助新密、登封兩城,對嵩山進行更嚴厲的分隔、封鎖,嵩山中部、西部及北部有一些沒有骨氣的山寨勢力,很可能會畏懼血腥清剿而選擇投敵。

到時候楚山很可能最多只能對嵩山南部山區保持足夠的滲透力及影響力,韓圭覺得這應該並非徐懷所樂見的。

當然,韓圭言語也很是小心謹慎,知道像徐懷這樣的人物,年少便得大名,又屢立大功,必是極度自信之人,倘若他對如何聯絡嵩山諸部義軍另有安排,有時候就未必能聽得進別人的建議。

“……”徐懷耐心聽韓圭更為詳細說及嵩山諸部義軍的情況,笑著跟周景說道,“韓先生卓見不凡,你們要認真參詳韓先生所言擬定更周密的對策……”

聯絡河淮等地的抵抗軍以及其他或明或暗的反抗勢力,一直以來都是軍情曹的職責所在,後續要如何保持對嵩山的滲透,加強對嵩山諸部抵抗軍的聯絡與影響,自然也是周景、張雄山等人繼續負責。

“這是當然,我們一定會找韓先生詳細請教的。”周景、張雄山說道。

徐懷朝韓圭拱拱手,說道:“楚山暫時沒有別的差遣空缺下來,只能暫時委屈韓先生在我身邊兼領記室參軍……”

或投附或招募過來的中下層軍將文吏,楚山這邊都是一律先扔到州學、武士齋舍先進行幾輪短期培訓,然後再在鄉司或營伍基層適應、磨合一段時間,才提拔到相應的崗位上去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