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

“真香!真香啊……”

張聰嚼著生米,嘴裏喃喃叫著,眼淚都快出來了。

張聰雖然已經是大頭目了,至少能保證自己及家小餓不著,但每日都是魚蝦加野菜熬煮魚粥,針眼大小的鹽粒都舍不得放幾顆,吃下去除了滿嘴的魚腥氣,哪有什麽美味可言?

再者,長期缺鹽少味,渾身沒有什麽氣力,手腳都浮腫得厲害,現在抓了一小把糙米塞嘴裏嚼著,又拿手指沾著鹽粒子吮吸,便覺人間至味莫過如此。

“都說荊湖米好,南下逾四年,之前偶爾能吃些發黴發爛的都覺得美味,這時才真正嘗到荊湖良米,果真名不虛傳啊……”年逾四旬的江雄,此時笑得像個孩子,直誇這糙米香美。

在夜色裏,借著火把的照明,看著一袋袋糙米卸下船,連夜背進寨子裏的倉房裏,張聰、江雄等人都激動得難以自已。

一千袋糙米,省吃儉用,都足夠供全寨這麽多老少吃上三四個月了;那大半年都沒有怎麽見過的鹽粒子,比白嘩嘩的雪花銀都要耀人眼睛——隨著官府封鎖日益嚴厲,原本就不產鹽鹵的洞庭湖基本上連私鹽都沒有辦法走販進來,偶爾會漏一點進來,也都是天價。

雖說盡可能借夜色掩護,但不可能完全做到不漏半點風聲,特別還是率領數百精壯將這麽多物資卸下船,搬進倉房裏去,怎麽可能瞞過除幾名大頭領之外所有人的耳目?

不過,東洲寨一直以來都暗中通過長林鎮,與荊北的商賈交易,將鹽糧運入寨中,這是普通寨眾都知悉的秘密。

甚至在洞荊聯軍起事之後,這種交易渠道,華陵縣乃至荊州衙署也不是完全不知情,僅僅是裏面涉及的利益太大,走販物資的商賈買通諸多關卡,一直都沒有辦法禁絕。

還是在劉獻削職之後,中樞對荊湖北路的兵制進行調整,將州兵的操練、調動、征戍等事都集中到兵馬都監司,與州縣衙署脫鉤,封鎖才逐步嚴厲起來。

不過,這時候看到一袋袋米鹽運入寨中,普通寨眾並沒有多想什麽,以為蔣昂逃歸後,神通廣大又買通了華陵縣的官吏,在長林鎮重新打通了這條交易暗道。

兵甲器械則都雜在糧包中,借著夜色的掩護運入倉房——蔣昂在寨子裏宣稱這些兵甲、器械乃是東洲寨早就儲存下來的,普通寨眾又哪裏會多想?

這個世道,絕大多數人都是麻木茫然的,寨眾眼裏只有終於能吃飽一頓飯,不用再擔心隨時餓斃的喜悅。

當然,東洲寨還是要盡可能的采取一切措施,避免他人起猜疑。

同時楚山也要求東洲寨內部要進行更為徹底的整編,而非保持舊有的山寨傳統,亂糟糟一片,戰鬥力壓根就沒有提升的空間。

東洲寨這次將改寨為營,以原東洲寨為總營。

在臨江地區五座漁村基礎之上,擴建能容納千余口人聚集居住的大型垸寨,作為總營下設的五處分營,以江雄、張聰等人為營帥。

後續依托這五座垸寨,將不斷擴建新的、數以十計的垸寨,保證擁有不斷吸納新的流民及義軍勢力的能力,同時需要在分營的基礎上再增設小營,設都寨執掌。

從總營到小營,所有人口都將仿效府兵制或軍戶制編入營戶。

所有青壯男丁除了參與日常垸寨修造、墾殖等勞作外,每隔三五天都要參與一次操訓,日常還將負責垸寨的基礎防禦及治安。

總營則依照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從營戶抽調丁壯,作為常備兵馬進行更嚴格的步戰、水戰操練,負責總營及諸分營的外圍防禦以及日常作戰等事。

總營除了蔣昂擔任軍帥,總攬軍政事務外,趙善擔任參軍輔佐蔣昂;江雄、張聰等人作為營帥,日常則主要執掌各分營的漁耕、修造及操訓等事。

正常情況下他們就不會再直接統兵作戰,而是挑選勇敢堅毅的子弟,與劉福金等人在總營充當統兵軍將。

六七千老弱婦孺,要麽是周邊村落飽受盤剝無法維系生計的赤貧農戶,要麽是為避戰難,從河淮等地千裏迢迢南下的饑民、難民,他們根深蒂固的觀念,還是天生想著種地吃飯,而非扛起刀槍造反。

蔣昂宣布在白露湖以南的臨江地區大規模建造垸寨、開墾荒地的消息後,寨眾也是一片沸騰。

在劃編營戶之後,總營僅留不到千人,剩下六千多男女老少,則乘坐舟船渡過白露湖進入南岸的臨江地區,接管原先都僅有三五十戶漁民定居的漁村,展開轟轟烈烈的垸寨建設高潮。

洞荊聯軍的核心區在荊江以南的西洞庭湖。

去年洞荊聯軍對荊江以北地區發動攻勢,也主要集中沔陽、漢陽、竟陵等地。

白露湖與重鎮荊州治江夏城相距僅四五十裏,實際位於聯軍在荊江北岸控制區域的西側邊緣位置上,極易受荊州駐軍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