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夜謀

所有證據都表明京襄所煉鐵料,不僅品質要比河淮、河洛等地所出優良得多,可以直接拿來鍛造利刃堅甲,規模也要大得多;此外,南陽、襄陽等地糧價回落到天宣年間每石一貫五六百錢,也可以判斷京襄已經不再缺糧……

去年南朝最終平定洞荊湖匪,京襄從南蔡置縣以來所收編的流民規模高達百萬,其中青壯男丁極有可能超過四十萬,使得京襄軍事動員的潛力大增。

目前京襄軍事動員的潛力還沒有轉化成實力,主要還是收編流民時日短,而且徐懷接掌整個京襄地區才僅僅半年時間。

倘若今年就對汝蔡堅決發起總攻,京襄即便能動員二十萬人馬填入汝蔡,但至少有相當一部分兵卒的兵甲是不齊全的;而且大多數從流民之中選編入營伍的兵卒,身體還沒有那麽快恢復過來,操練也沒有那麽嫻熟,戰鬥力也是有限。

不過,以京襄的糧鐵產出規模,嶽海樓、曹師雄則擔心每往後拖延一年,京襄就能多制造數萬套的利刃堅甲,兵卒也操練嫻熟,到時候恐怕是真要成氣候了。

“……京襄善用器械,我們也不可不察。自楚山狐徐懷崛起桐柏山以來,轄管桐柏山南北嶺、大復山、燈台架山、金頂山、伏牛山、箕山,在山間大肆修造堰堤、陂塘,一方面開墾更多的坡地山田以利灌溉,另一方面就是利用這些堰堤、陂塘,大肆修造水力器械,以湍流驅動,極省人力,累計有上千部之多。一座水磨看似造價不菲,但所出卻足抵十頭騾馬。除開常見水排、水碓、水磨、水碾等器械用於鼓風、舂谷、榨油、破碎礦石等外,桐柏山甚至還以湍流驅動大鋸剖解巨木……”

曹師雄、嶽海樓他們這些年極其重視刺探楚山的情報。

即便楚山反滲透、反刺探的工作很到位,但絕大部分的水力器械,都不得不分散於群嶺之間,京西、河洛的斥候、奸細只要足夠用心,一點點的刺探、搜集情報,還是漸漸摸清楚窺見楚山這些年生產組織的全貌。

不過,知其然,京西、河洛轄域也不缺地形陡峭的溪澗(河洛四面皆山,京西西倚嵩山群嶺),卻難以復制。

卻非楚山所造水力器械有多復雜,實在是上千部水力器械分散於群嶺之中,需要先以鄉司為單位,大規模修造堰堤、坡塘以及安放水力器械的工房,同時也需要以鄉司為單位,對分散分布的水力器械進行管理、運轉。

京西、河洛很多地方都在仿效京襄(楚山),甚至都已刺探出石炭悶燒後用以煉鐵的秘密,但有些地方卻非他們輕易能學的。

他們也遣工匠修造陂塘,建了一些水磨坊作為示範,希望山地村寨能仿效,但效果都不大——地方上那些最終選擇屈服的大小宗族,對建造水力器械都沒有太大的興趣,即便造一些也是糊弄。

而河洛、京西也不敢將大型煉鐵場、兵甲制備工場建在難以控制的山地之中,又談何利用湍流?

相比較之下,京襄(楚山)對地方的深耕細作,才真正叫曹師雄、嶽海樓膽顫心寒。

京襄過去兩年都在蟄伏中,即便一度將兵鋒主要對準洞荊湖寇,實際上也極為保守,都沒有打幾場硬仗,但嶽海樓、曹師雄卻無時無刻不感受到京襄(楚山)的實力在加強。

他們因此才極其迫切的請求兀魯烈今年秋冬集結更大規模的兵馬,從中路發起進攻,迫切請求兀魯烈聯絡平燕及靜憚宗王府,今年秋冬重點協同進攻京襄的側翼。

即便不能畢功於一役,也絕不能再叫京襄繼續壯大下去了。

兀魯烈緊皺眉頭,盯著案前的燭火出神。

他不是不清楚遏制京襄進一步壯大的必要性,他也比誰都渴望能親率大軍,從中路打開缺口,最終平定殘越,然而很多事並非他意識到,就有能力去做的。

赤扈在征服契丹、黨項兩個最為強大的對手之後,實力是臻至巔峰,掃平殘越也確實是赤扈接下來的戰略。

然而為了掃平契丹,當時的赤扈傾盡全力,總計發兵十六萬步騎;兵分兩路橫掃河西、隴右,也僅征發十二萬步騎。

殘越是在秦嶺-淮水一線建立穩固的防線,但赤扈也計劃將最精銳的三路大軍部署到關中、隴右、河洛、京西、徐宿一線,常編兵馬高達四十萬步騎,本身就已經是超規模配備了。

這次為了今年秋冬從中路對汝蔡發動攻勢,兀魯烈在京西、河洛十六萬常備兵馬的基礎上,提出要進一步集結,將中路進攻的總兵力提高到三十萬,在汗廷就受到很多人的質疑、攻詰。

雖說鎮南宗王府在轄域內就能簽征三十萬甚至更大規模的兵馬,但除了各地此起彼伏的流民與殘兵暴動需要分派兵馬鎮壓下;更為關鍵的還是糧秣的籌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