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雨中

離開玉皇嶺前往楚山,便連續陰雨,沿途溪河漸盈——雖說道路有些泥濘,但看這滿山新翠,半殘山花掩映在煙雨朦朧之中,景致卻是極佳。

徐懷在諸多侍衛兵馬的簇擁下,停留在距離周橋約四十裏的橫渠驛避雨。

牛二與蕭泫手持精鐵盾、短戟在院中對戰,沒幾下就持鐵鐧將蕭泫手中的精鐵盾劈裂開來,他收手又看了看自己手裏的精鐵盾,也是一道道斬痕,扔到一旁,朝坐在廊下的徐懷叫道:

“這盾到底還是差了一點意思!”

牛二與蕭泫二人所持的精鐵盾,都是熱軋鐵板所制。京襄在兵甲但凡有新的改進,或者說采用新的鍛鑄之法,都會先不斷的小批量試制一批,拿到軍中試用——諸將對熱軋鐵板的期待值頗高,徐懷停留於玉皇嶺鐵作工坊期間,就緊急下令附近的工坊拿熱軋鐵板試制的第一批精鐵盾,先給牛二等人試用。

直接兩分厚的熱軋鐵板制盾還是太沉重,一面精鐵盾少說重逾五六十斤,除了牛二這種天生神力的憨貨能在戰場揮盾如飛外,蕭泫、鄔散榮、烏敕海等人都有些不堪其重,也沒有必要。

試制的第一批精鐵盾,還是在熱軋鐵板做進一步的熱鍛處理——熱鍛要比冷鍛容易得多,也能更快出成品,即便如此,一面精鐵盾還是重達二十五六斤,非一般的剽健勇卒不能持。

只是時間太過倉促,對熱軋鐵板的性能都沒有摸索清楚,第一批試制的精鐵盾,自然是有各種的不足。

徐懷卻沒有什麽不滿意的,將牛二扔在草地上的精鐵盾拿出來細看,跟徐武磧笑道:“比想象中要好!”

“好什麽好,有這面盾強?”牛二將他原先擱在一旁的冷鍛精鐵盾拿出來,耀武揚威的問道。

“我來與你過過招!”徐憚坐在廊前台階上厭煩,剛想起身找牛二對戰,卻叫徐武磧狠狠瞪了一眼。

赤扈從汝蔡前線縮減兵馬之前,曾對馬澗河發起三次大的攻勢,每一次徐憚都率部充當先鋒,而且有幾次他在戰場受敵將拿鈍器所傷,為了能繼續上戰場,都咬牙不說。

最後一次大戰,王憲看到徐憚在戰場上身受多處箭創,下令強行將他拖下戰場,其實所受傷勢比表面上看去還要嚴重得多。

在徐憚傷勢好得差不多後,徐懷就將徐憚調回身邊任侍衛武官,將其部甲卒與蘇蕈所部合並後編入選鋒軍。

徐懷也沒有理會徐憚技癢難忍,笑著罵牛二:

“你這憨貨,你知道你手裏這面盾,當初耗用了多少人力?”

牛二所用之盾,乃是拿兩百多斤重的整塊精鐵錠,先熱鍛成四分厚薄板進行退火處理,然後再進行冷鍛,進而鍛打到一分半厚左右。

因為早初還沒有水力鍛錘,再嫻熟的匠師持重錘對大面積甲板進行鍛打,也沒有辦法長時間保持出力均勻,因此冷鍛精鐵盾的成品率極低。

相比較而言,瘊子甲所串綴的甲片小如樹葉,冷鍛再費力,成品率則要高得多——因此早年每一面冷鍛精鐵盾都可以算得上絕品,價值甚至都遠在瘊子甲之上,要比熱鍛精鐵盾價值高多了。

雖說從外形上相仿,但在牛二、蕭泫等級數的勇將手裏,冷鍛盾與熱鍛盾區別還是極大,直接涉及應敵接戰時的招數變化。

卻是在水力鍛錘問世之後,冷鍛精鐵盾徹底廉價下來,相比較冷鍛板甲除了要貼合身形外,還要盡可能縮減整套鎧甲的重量,甲板薄厚程度要做不同的處理,相對來說制備則復雜得多。

因此在冷鍛甲之前,京襄都將級以上軍將乃至隊率等中低層武吏,也都最快普及人手一面冷鍛精鐵盾,牛二還為此失落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徐懷他們現在考慮的,就是拿熱軋鐵板替頂精鐵錠,用於冷鍛或熱鍛制作盾甲,是不是能進一步節省人力的投入,加快速度。

徐懷的目標是將天雄軍、選鋒軍精銳擴編到十萬步騎,但這取決於制司能在多短的時間內制備足夠的精良兵甲——兵員等方面已經不成問題,在未來兩三年,制司歲入進一步富足,也勉強能養十萬精兵。

徐武磧以及烏敕海、蕭泫等隨行將領,也都十分向往京襄十萬精銳都能裝備冷鍛盾甲的那一天。

“這雨怕是一時半會停不下來啊!”韓圭從室內走出來,擡頭看了看陰沉的蒼穹淅淅瀝瀝的雨絲垂落,皺著眉頭說道。

韓圭作為記室參軍,每天數以十計、百計的文函飛傳過來,他要替徐懷先捋一遍,所有令函也是他帶著諸吏草擬,因此他要比徐懷、徐武磧他們忙碌得多。

此時的他面色蒼白、眼睛浮腫,就跟累慘的牛一樣。

他此時也沒有欣賞雨中山景的心情,而是擔憂雨季已至,屯墾以及道路、津橋、堰堤的修造都會大受影響,甚至要中斷下來;甚至還不知道汛季會有多少道路、津橋、堰堤以及屋舍、耕地會被洪水沖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