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晉家子婿

晉龍泉亥時三刻才回到晉府。

星月稀寥,夜色仿佛宣紙上洇開的墨,濃濃淡淡遮掩著四周的景致看不真切,廊前院角懸掛著紅映映的燈籠。

一名護院捧著刀械蜷在角落裏打盹,聽著腳步聲響驚醒過來,見是晉龍泉提著燈籠站在眼前,打了激靈站起來,囁嚅解釋道:“三爺,白天小公子去了不少地方,都沒得休息……”

這幾天為了營造風聲鶴唳的氛圍,除了晉莊成作為禮部侍郎出行,身前身後都安排足夠的持械武賁護衛外,大公子晉玉柱、二公子晉朗庭以及夫人、兩個如夫人、兩個少夫人出宅子辦事,晉龍泉都會安排數名、十數名不等的家兵寸步不離的貼身跟隨。

晉家在建鄴城裏要算一等一的家族了,但到底跟公卿之家還存在一定的距離,何況這些年被迫遷出泌陽、南陽,舉家都到建鄴安置,折損不少。

眼下宅子裏從南遷的南陽、泌陽鄉眾裏募了五六十名健銳家兵養著,已經感到有幾分吃力了;人手有限,再叫晉龍泉如此密集的安排扈隨、護院任務,自然是疲憊不堪。

“小七呢?你換他出來值守,抓緊時間睡一下;要是大公子問及,就說是我安排的,”晉龍泉寬慰的拍了拍那護院的肩膀,說道,“接下來這段時間城裏不會太平,值守的時候還是盡可能不要打瞌睡了,都給我睜大眼睛;實在熬不住,來找我說。”

晉龍泉想了想,不想表現得太迫切,也有意表現得懈怠一些,就也沒有急著找人問晉莊成、晉玉柱父子這時候有沒有睡下,而是從偏院徑直穿過去,從側門回到僅隔一條巷子的住處。

在京襄路正式設立之後,不計其數的南陽士紳舉家南遷;為了取信晉莊成,晉龍泉也將家小都遷來建鄴。

晉龍泉雖說幹練如故,但到底五十有五了,不僅二子一女早已嫁娶,也都生下子嗣。

晉龍泉緊挨著晉府置辦下一座兩進的院子,在建鄴城裏絕對算不上寒磣,但包括女兒、女婿、外孫、外孫女在內,一家十五口人,還有兩名跟隨多年的老仆、丫鬟,都需要在院子裏額外搭建幾間棚屋才能住得下。

連年的戰亂,叫建鄴城裏擠入太多的人口,除了住宅都極擁擠外,想要找個生計也困難之極;不過晉龍泉作為晉府的大管事,其子婿在晉家至少也能在某間鋪子混個掌櫃、管事,卻不至於太窘迫。

晉龍泉長子晉應槐打開院子,將父親晉龍泉拉進院子裏,還警惕的朝門外張望了兩眼,才將院門關上,問道,“爹爹,你怎麽才回來?”

晉龍泉見長子身上披了件皮甲,關上院門仍然不忘神色緊張的握緊腰間的佩刀,問道:“怎麽了?”

“巷尾門口有鐵獅子那家,這兩天住進去幾個陌生漢子,應榆黃昏時注意到這幾人有意無意的盯著我家——應榆懷疑我家有可能是被哪路神仙給盯上了。”晉應槐說道。

“應榆、曦彥他們人呢?”晉龍泉問道。

“爹爹,我們在這裏。”晉龍泉的次子晉應榆、女婿黃曦彥從耳房裏走出來。

除了自幼習武的次子晉應榆甲械皆全外,晉龍泉見就連自幼讀書、此時在晉府當帳房先生的女婿黃曦彥也穿著件皮甲,微微頷首,吩咐後面跟著走出來的老仆道:

“我與應槐、應榆、曦彥他們出去一趟,你將院門關緊,不要隨意探頭往外看。今晚沒有什麽事情,是應槐他們風聲鶴唳了!”

晉龍泉帶著子婿三人走出院子,擔心院子裏有人按捺不住好奇心跑出來張望,撿起一根木棍將院門反扣上,之後再領著子婿往巷子尾走去。

尋常人家夜裏舍不得點燈燭,星月也極稀寥,巷子深處就像幽深的古井。

晉應槐、晉應榆及黃曦彥看著父親(嶽父)竟然領著他們徑直往可疑人等出沒的那座鐵獅子院走去,都禁不住握緊腰間的刀。

“啪啪”晉龍泉走上前輕輕叩門,見子婿一臉緊張的樣子,笑道,“無礙的,就是見幾個故人。”

這時候緊閉的門扉“吱呀”一聲輕響從裏面打開門,兩名漢子提著側面拿黑布罩著、只能照亮腳下方寸之地的燈籠走出來,望巷子裏張望了兩眼,緊接著就將晉龍泉他們迎進院子裏來。

“晉爺總算肯讓大家跟大公子、二公子、黃公子見面了!”一名健壯漢子朝晉龍泉揖禮,笑著說道。

“都進去說話,不要在院子裏耽擱,”晉龍泉揮了揮手,說道,“現在局勢越發緊迫了,讓大夥都來跟應槐、應榆、庭彥他們見一面,不要搞出什麽誤會……”

晉應槐、晉應榆、黃曦彥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但看院子裏點著幾盞燈籠都用黑布裹住,叫外面看不出院子裏掌著燈,院角、檐下還有幾個精壯漢子守著,看他們穿著尋常襖裳卻鼓撐起來,依他們的經驗,猜測裏面都穿著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