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空巢出京

各路消息都表明京襄早已秘密調了兩千甲卒暗藏京中,想到牛首山義軍在王峻、徐忻等京襄嫡系將領的控制下,隨時都有可能殺進城來,見再次傳旨都沒能將纓雲公主及齊王趙寅召來,紹隆帝與汪伯潛、羅望等人又哪裏還敢節外生枝,派出禁衛武卒強行去強請?

他們就不怕建鄴城裏提前發生混亂,連他們自己都沒有辦法出京?

他們更等不及文武百官奉詔趕來匯合,好不容易熬到卯時剛過,見天色更亮堂些,汪伯潛、汪修涵、羅望、晉莊成等人簇擁紹隆帝及諸妃嬪的車駕,就在禁衛武卒的護衛下,迫不及待第一批先從東城新曹門魚貫而出。

出了建鄴城後,紹隆帝與汪伯潛、羅望等人也不敢稍作停留,甚至也無暇關注城中動靜,就馬不停蹄沿著寶華山南麓的驛道,徑直往潤州方向而去。

像汪伯潛、晉莊成、羅望、錢尚端、張辛等人,為紹隆帝視為嫡系,不僅知道紹隆帝去意已決,還提前一天接到密旨,連夜就將家小以及一些信得過的近隨、家兵家將都集中起來。

這部分人員則與內侍省的宦官、宮侍,在建鄴府軍的簇擁下,隨後分批從新曹、峙嶽等城門出城東行。

建鄴府軍指揮使以上中高級將領,基本上都是潛邸嫡系,在沒有其他因素的幹涉下,中下層武吏以及普通兵卒在突然接到隨聖駕出京東進的軍令,雖說內心深處驚疑不定,但也只能奉令行事。

不過,朝中絕大部分官員雖然都不清楚發生了什麽事,但他們在拂曉前後接到如此詭異的聖旨,當然是或親自或派近隨趕往各自視作派系領袖的大臣那裏先打聽消息。

即便有一部分官員比較遵規守矩,接到聖旨後不敢耽擱,就匆匆趕到皇宮東門會合,但看到周鶴、顧藩、王番、錢擇瑞等人完全不見蹤影,不少人很快就回過味來,紛紛找借口、找機會離去。

真正蒙在鼓裏跟隨動身、本身又非潛邸系的文武官員卻是不多,更不要說倉促間將家小都帶上了。

晉應槐勒馬停在父親晉龍泉身邊,看著逶迤東去的隊伍在驛道間亂糟糟而行,有如蜿蜒的長龍,心情頗為復雜,既有擔憂,也有難抑的興奮。

他知道禁衛武卒以及建鄴府軍目前已空城而出,在周鶴、王番、顧藩等人的主持下,只要趕到紹隆帝醒悟過來之前,牛首山義軍進入建鄴城接管防務也將是順理成章之事。

到時候其他人員出城東逃的道路,就自然而然會被切斷掉,應槐、曦彥他們正好可以順勢帶著一家老小留下來,不用承擔什麽兇險。

不過,他跟父親還是不得不保持偽裝,追隨晉莊成、晉玉柱父子前往潤州,路途之中會不會遭遇兇險,會不會被懷疑而暴露身份,就不得而知了。

“京中是不是太安靜了些?”

晉玉柱策馬過來,看著遠處的峙嶽門,除了三三兩兩有不知情的民眾跟風逃出城外,卻沒有一兵一卒從城裏追殺出來,令他滿心疑惑,不解的問晉龍泉。

京襄明明已經調了兩千甲卒暗藏在建鄴城裏,他們做的最壞打算,就是紹隆帝剛動身就遭遇到京襄甲卒的攔截,說不定要經歷一番廝殺,才能脫身離京。

晉玉柱他目前還談不上是潛邸系的核心官員,沒有資格與其父晉莊成一起,追隨紹隆帝左右第一批出城,他與其弟晉耀庭率領家兵家將護送晉府老小,跟隨第二批東行的人馬,從峙嶽門出城。

晉玉柱他自己也做好被京襄兵馬追上或攔截去路的可能。

到時候是往寶華山裏暫避,還是暫時委屈自己、束手就擒,他們都做好相應的預案。

晉玉柱卻是沒有想到,紹隆帝在禁衛武卒的簇擁下,都已經從新曹門出城都一個多時辰了,現在就連潛邸系官員家小、內侍省侍宦,基本上都已經在建鄴府軍的簇擁下出城了,建鄴城裏竟然還沒有反應?

怎麽可能一點反應都沒有?

晉玉柱再遲鈍,也意識到這個情況有些太不正常了。

“是啊,還真是奇怪啊,”

晉龍泉順著晉玉柱的語氣,一臉困惑不解的說道,

“興許是陛下下決斷太幹脆利落了,完全出乎京襄的意料;也有可能京襄在京中還沒有完成部署,城裏有限的兵馬卻還要保護周鶴、顧藩、王番等人的府邸,不敢輕易出城追來——當然,牛首山義軍主要駐紮在當塗縣境內,陛下出城之後,王番可能才有機會派人趕往當塗聯絡,這時都未必聯系上吧?”

“我們能安然追隨陛下前往潤州與葛鈺將軍會合有什麽不好,大公子好似巴不得京襄兵馬追殺出來似的?”晉應槐笑著說道。

“可能是我庸人自擾吧。算了,開弓沒有回頭箭,我等先到潤州再說其他!”晉玉柱揮了揮手,強行將腦海裏的疑慮驅逐出去,策馬趕去與坐著家眷的車馬隊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