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什麽遊戲最流行

任天堂第一台掌機的自帶的遊戲名字叫《拋接球》,也就是遊戲機右上角印著的BALL。

名義上這款掌機有兩款遊戲,可以通過屏幕上“Game A”和“Game B”按鈕切換。

但實際上這所謂的兩款遊戲,只是拋接球的兩種玩法。

A玩法中,玩家將2個球拋起來,當球落下時需要接住再拋起來,像雜耍一樣,每成功1次獎勵1分。

B玩法中,玩家要拋3個球,每次接球成功獎10分。

這就是宣傳廣告中,所謂的兩款遊戲……

對於任天堂的無恥,白川楓直接嗤之以鼻。

兩款真正的遊戲,那還得看咱白川電器啊。

此刻白川楓已經拿著自家的GAME BOY開始體驗上了。

貪吃蛇不用說了,老玩法。吃一個光點,小蟲子變長一點,右上角還會記錄玩家的當前分數。

這款遊戲的掌機授權,白川電器聯系大洋彼岸的原開發商,一萬美元輕松拿下。

畢竟此時《貪吃蛇》並不算怎麽流行,聽說過它的人也不多。

而它也成為了GAME BOY遊戲掌機上,GAME B所代表的遊戲。

那麽作為原創主打的GAME A是什麽遊戲呢?此刻白川楓正在體驗。

小小的屏幕中,從上方不間斷的出現一個個光點。

白川楓控制的小飛機,正左右移動著發射一顆顆子彈消滅屏幕上方的光點。

隨著子彈的飛出,掌機下方一個不起眼的小孔內發出,“biu,biu,biu”的聲音。

是不是很熟悉,這款遊戲的名字叫《雷電》!

1980年代什麽遊戲最流行?當然是射擊遊戲。

太東公司1978年發售的街機遊戲《太空侵略者》,就是一款射擊遊戲。

它在整個街機市場整整霸榜了兩年,現在依舊高居榜首。

到目前為止,《太空侵略者》街機已經在世界範圍內賣出了75萬台。

主要市場都被霓虹本土和米國消化,而太東公司也靠著這款街機兩年大賺了10多億美元。

10億美元啊,折算下來就是2500多億日元。

娘的,這個數字饞的白川楓口水嘩啦啦的。

換作現在白川電器的盈利能力,至少需要10-20年的時間才能創造這麽多的財富。

所以為了一炮打響白川電器的掌機,白川楓也決定上馬一款射擊遊戲。

那麽適合掌機又簡單上手的毫無疑問,《雷電》這樣的遊戲非常適合。

想法是白川楓提出來的,具體細節及關卡技巧還需要巖田聰來設計。

他在這方面很有天賦,也遠比白川楓了解什麽樣的遊戲才簡單又有趣。

說來任天堂現在的這款《拋接球》,就和他們倆第一次見面時,在東工大微機室裏玩的遊戲有些類似。

從這裏也可以看出他在遊戲設計上的天賦,而且本次巖田聰其實也獨立設計一款遊戲。

不過白川楓起來想去,第一台掌機還是先打響名聲重要。

於是先上馬《雷電》,接著再上馬巖田聰自己開發的遊戲。

現在的掌機就像之前說過的,都是一次性遊戲機。

買來玩過一段時間之後,基本就躺在家裏吃灰了。

至於想再體驗其他遊戲,不好意思,請再買一部對應的遊戲機。

於是遊戲機制造商們隔一段時間就會發售一款遊戲機,其實硬件幾乎沒什麽變化,變化的只是遊戲。

而這樣玩的開山鼻祖是誰,那還用說,當然是任天堂了。

此刻據說他們的第二款掌機已經快要推出了,速度相當快,畢竟只是換個遊戲的事。

目前嘛,白川電器也是這樣幹的。

GAME BOY就這兩款遊戲,但是比起任天堂把《拋接球》的不同玩法,冒充成兩款遊戲的做法,那簡直大大滴良心!

甚至白川楓就連海報宣傳語都想好了,《雷電》大戰《貪吃蛇》!真·兩款遊戲!

最好把白川電器的掌機,就擺在任天堂掌機的邊上,這句廣告詞也掛的顯眼一點。

貼臉嘲諷!

體驗了一把自家的遊戲機,白川楓大體上是滿意的。

受限於技術和畫面,《雷電》肯定不會像後世那麽炫酷,但放在1980年玩法上依舊是王炸一般的存在。

現在的遊戲市場太小了,遊戲也太少了。

你能想象嗎?當前年代,此時此刻是沒有遊戲設計師這一職業的。

那麽電視上的那些遊戲是怎麽來的呢?答案是負責技術的工程師拍腦袋想出來的。

所以對於它們的質量不要期望太高,稍微火爆一點的遊戲,馬上就會山寨出無數個版本。

玩法基本大同小異,有的變化甚至都微乎其微。

所以關於《雷電》……

“遊戲版權也都注冊過了?”有過幾次專利沖突之後,白川楓對這一方面異常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