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藍色巨人

“你好白川先生,路易斯·卡拉克,叫我路易斯就行。”

“白川楓,路易斯先生幸會。”

大倉酒店內的某間高級套房內,白川楓一行人正在秘密會見IBM的幾名代表。

“白川先生,你在那場發布會上公布的東西非常有意思,IBM很想和你們白川電器談談關於這方面的合作。”

路易斯是IBM現任執行副總裁,他也是昨天剛剛抵達霓虹。

在一周之前,米國總部那裏接收到了技術總監羅伯特的緊急通知。

依照羅伯特的話語,就是霓虹這裏誕生了一種,堪稱能引發計算機界革命的新型存儲技術。

因為羅伯特親臨了白川電器發布會的現場,所以極盡溢美之詞,大加贊賞了這種光盤存儲的遠大前景。

起初IBM那裏還有些不以為然,他們認為羅伯特有些誇大其詞了。

CD光盤IBM當然聽說過,那是索尼和飛利浦為了制定下一代音頻技術規格而開發的新格式。

那但是數字音頻技術,和計算機存儲有什麽關系。

再說了霓虹嘛,除了山寨米國的技術他們還能有什麽作為呢。

現在IBM正集中精力處理的日立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得不說雖然已經進入80年代,但是霓虹在有些米國人的眼中依舊是粗制濫造的代名詞。

尤其是IBM這樣的科技型公司,他們看待霓虹的時候,習慣性的抱有傲慢與偏見。

不過兩天之後《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改變了他們的看法。

在這篇報道中,雖然記者看待問題的角度依舊有些偏頗,但是關於白川電器在發布會上的某些東西也是如實寫了出來。

比如CD-ROM的某些參數,當然這只是匆匆有一筆帶過。

報道中的大多篇幅都是在嘲諷白川電器的不自量力,什麽妄圖借助光盤存儲技術,想摘取IBM工業王冠上的明珠。

還有對一家名不見經傳的芯片公司,妄圖進軍芯片市場的看低。

總之通篇報道不是暗捧IBM就是在鼓吹英特爾,剩下的就是明踩白川電器。

《紐約時報》的雙標,IBM完全不在乎。但是報紙上的某些參數,他們作為內行一看就不淡定了。

700MB?見鬼,軟盤就是再發展一個世紀也不一定能追上。

他們太清楚軟盤的極限在哪裏了,除非材料上有新的突破,否則不用想了。

而結合報紙以及羅伯特的敘述,IBM仔細分析了之後,CD-ROM的實現還真有可能。

於是不再猶豫,IBM立即派執行副總裁路易斯飛往霓虹,查看事情的真實面貌。

如果白川電器的CD-ROM技術,確實如他們發布會上所說的那樣。

那IBM說不得就要考慮和這家霓虹公司,進行某些方面的合作了。

此時面對路易斯的試探,白川楓笑了笑。

“路易斯先生,IBM如果願意加入到CD-ROM的推廣中,我們當然歡迎。

相信您也知道,這種光盤存儲技術的優勢。容量先不說,僅僅成本相較於軟盤就有極大的推廣優勢。”

一張軟盤少則數十美元,多則數百美元。而普通人能用得上幾美元十幾KB的軟盤,就算不錯了。

但是光盤呢,一張光盤的成本是軟盤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單單這一點就足以秒殺軟盤,毫無疑問光盤也先天比軟盤更利於推廣傳播。

路易斯當然明白這一點,在來之前他已經了解過了光盤的制作原理。

但是現在嘛,他卻需要從另一個角度去考慮問題。

“白川先生,首先不得不承認,你們推出的CD-ROM確實在容量上很有優勢。

但是它也有一個明顯的缺點,那就是只能讀取數據,不能寫入數據,甚至修改也不行。

也就是說這更像是一種一次性的存儲盤,就像……”路易斯頓了頓,“就像紙一樣。”

“對,沒錯。用紙來比喻它,我覺得非常恰當。”路易斯為自己尋找到合適的比喻對象,而感到得意。

“但我們的軟盤卻不同,它可以反復利用。只要保存得當,甚至可以一直用到人類毀滅。”

想到得到它,那就先貶低它。路易斯深諳欲擒故縱的道理。

“但是它夠便宜,就像您說的那樣,CD光盤就是存儲器界的紙張。人人負擔得起,也消費的起。”

白川楓表示紙沒什麽不好的,雖然廉價,但卻能造福人類,並得到大量的應用。

低成本就是制勝法寶,單靠這一點,白川楓就不虛IBM的任何出招。

聽到白川楓拿他比喻的紙,反將了自己一軍,路易斯有些沉默。

不過很快他又想到了CD光盤存儲,面臨的另外一個問題。

“白川先生或許你說的對,但是任何新出現的事物,如果想要人們普遍接受它,那就首先要面臨推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