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潘多拉魔盒

日元失控般的升值,給霓虹國內帶來了諸多影響。

霓虹政府買進美元是自助手段之一,去找米國爸爸那是對外求援。

不過可惜這兩條措施都沒什麽效果,甚至後者在幸災樂禍也說不定。

那麽霓虹政府會眼睜睜看著日元繼續攀高而無動於衷嗎?很顯然不是。

在霓虹政府不停的打小補丁為日元降溫的同時,中曾根內閣也在考慮相應的對策。

在去年十月份也就是廣場協議之後,受到中曾根依賴的財務部海外經濟協力基金總裁細見卓,就已經在考慮日元升值的問題。

在這期間他制作了“誘導日元升值的程序”的“細見筆記”,上面不僅寫著“將合適的日元美元匯率設定在1美元170-180日元左右,漸漸地誘導日元穩定到該水平”。

同時還記載著“對受到諸多政府規制保護,但國際競爭力低下的農業、流通、中小企業等進行長期性的構造改革”。

除了這些這份筆記中,還提到了霓虹和米國的關系:“要求美國進行必要的財政赤字消減自是當然。

但是現實可行性也是問題,必須要覺悟到政策調整應當以霓虹方面的適應為主。”

從這份筆記中也可以看出,細見對日元升值的考慮還算周到,也比較理性。

並且日元升值不能一味的遷就米國,自身的調整適應才是重點。

於是在他的建議下,中曾根內閣集結了自己周邊的財界、學界人士。

設立了其私人咨詢機構“為國際協調的經濟構造調整研究會”,因其座長為原日銀總裁前川春男,所以通稱該機構為前川研究會。

這個私人咨詢機構包含了,前日銀總裁、駐米大使、各大銀行會長、及NHK的解說員,總計十八位成員。

在研究會的第一次集會上,中曾根這樣開頭:觀察最近的國際情勢,特別是霓虹的經濟環境。

我認為已經不是一個可以談笑的時候,此時不采取適當的中長期政策,霓虹的將來不難被黑雲籠罩。

出於此緊迫的危機感,我才請諸位開展此研究。

就連喊出“強大的日本,需要強大的日元支撐!”的中曾根自己,都意識到日元失控的危險,可見霓虹現在的處境是多麽危急。

此時霓虹政府依舊堅持先繼續通過對發展國家的經濟協作、海外企業的投資、原材料輸入量保證等,來確保一定的適度黑字。

企業黑字就是企業盈利的意思,霓虹企業習慣在賬面上對利潤部分標注黑字。

所以一般在霓虹企業財務中提到“黑字”時,這就代表著盈利。

不過要這樣做,其也會遭到國際上的非難,因此需要對霓虹社會經濟體質進行中長期的結構調整。

霓虹企業在外貿中長期順差,這不僅針對米國,其他國家也是如此。

所以大家看到小日子一直掙錢,心裏當然不爽,因而霓虹在外貿中一直承受了來自其他國家的壓力。

所以在可能的限度內,中曾根要求研究會在86年3月內提出報告。

於是之後的半年內,研究會進行了19次,報告起草委員會舉行了13次會談。

根據白川楓了解到的消息看,這個研究會雖然在中曾根直接領導下召開,但其實際運營都由前川座長領導。

在4月份的時候這份報告終於完成了整體的起草,並提交給了中曾根。

報告指出霓虹的經濟發展已經到了不得不變革的時期,否則再繼續下去就會有危機的風險。

具體目標,“將國際上協調性地,確實地縮小經常收支不均衡設為中期的國民政策目標。”

同時針對財政黑字,也應進行相應的結構性調整。

針對以上的問題和目標,報告給出的建議是:外貿方面產業構造進行根本性的轉換必不可少,同時,致力於適當的匯率調整和穩定。

並且進一步推進金融資本市場的自由化與國際化。於此同時,加強和國外的經濟合作。

劃重點,“進一步推進金融資本市場的自由化與國際化”這是後面的關鍵性措施之一。

而報告前面一部分大半都是分析了當前霓虹的經濟環境,以及改革的目標和建議。

在最後,它才列出了霓虹應對匯率的具體措施。

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同一條,擴大內需。

怎麽做呢?以住宅對策和都市再開發事業的推進,先頭刺激經濟的活躍。

潘多拉魔盒被正式打開!

於此同時,消費生活的充實與勞動時間的縮短、地方上推進社會資本的整備等措施,也一並提出。

這兩點簡單粗暴一點的翻譯就是給國民多發工資、減少工作時間、多消費。

至於地方上,允許地方資本對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