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變化

日元升值,泡沫到來的另一個現象就是招人的代價越來越高了。

霓虹大學畢業生,一般在大三下半年的十二月份就開始為找工作做準備。

隔年大四開學後的三四月份,八成學生就會拿到企業內定的錄取通知書。

然後在第二年的三四月份,學生畢業後就會正式步入社會,參加工作。

這種現象,在霓虹這裏也叫次年來春。

而現在因為霓虹政府的一系列刺激性政策,在霓虹國內的各行各業也確實呈現了繁榮的景象。

尤其是餐飲、金融、建築行業最為明顯。

就拿建築業舉例吧,在明年也就是87年,土木行業的總需求勞動力差不多是八九十萬。

但是年底的這一批招聘說明會下來,土木行業只招了五十幾萬人,還有三十多萬的缺口。

並不是建築會社的要求太高,刷下了太多的大學生。

事實恰恰相反,土木行業是只要前來應聘的大學生,幾乎都被全部錄取。

之所以還缺人,是因為沒有那麽多的大學生。

霓虹每年畢業的應屆大學生才幾十萬,土木行業的總需求就超過了一整年的大學生數量。

就這招來的五十幾萬人,其中有大半以上是高中、技術專門學校及短大畢業。

正兒八經的大學畢業生,少之又少。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大半還要歸咎於房地產經濟過熱。

除了霓虹政府開展的一系列基建活動,各種度假村以及大企業建總部等也使得土木行業出現了用工荒。

就這,土木行業能招到那麽多人其實已經很不錯了。

因為房地產騰飛,建築業給大學生開的薪資也非常高。

應屆畢業生基本每月到手30~40萬日元,一點問題也沒有。

想想當初白川電器剛成立時,給應屆畢業生開的薪資是多少?

11萬日元!

短短幾年翻了何止三倍。

這還只是固定薪資,各種津貼及年金另算。

除了土木行業,金融業為了搶奪有限的大學生資源,他們甚至可以給大學生開出50萬日元的超高薪。

50萬日元,幾年前這已經是中下層小領導的薪資了。

白川電器的首席音頻工程師大木,他當初在安橋的薪資也不過60萬日元。

這可是高級工程師的薪水,但現在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就可以拿到與之相近的酬勞。

世事變幻,當真讓人措手不及。

因為土木行業和金融業率先發動了搶人大戰,白川電器他們也只能跟。

雖然有著明治大學這樣的後台,但如果白川電器不提升相應的待遇,白川楓的學弟們也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金融業這樣的高福利會社。

不過好在白川電器現在有一部分產能已經轉移到了東南亞,一線工人不缺。

缺的是從事技術及管理崗位的高端人才,所以哪怕給應屆畢業生的待遇提高到40萬日元,暫時也還吃得消。

畢竟高端人才招的是少數,不是像工人那樣幾百幾百的招。

否則哪怕白川電器家大業大,也禁不住這樣的消耗。

而和土木行業相比,白川電器至少在名聲上要好聽了許多。

就職的大學生不用擔心頂著安全帽去跑工地,安安心心坐在辦公室裏就可以搞定工作。

所以白川電器的新人招聘,雖然有些波折,但暫時也還算順利。

不過那些沒什麽競爭力的中小企業可就難辦了,大公司都缺人,何況他們。

而且現在的人才市場情況是供不應求,大學生都挑著大企業選,又怎麽會去關注那些不足300人的小企業呢。

於是企業間的招聘競爭,無招不使。

那些小企業已經開始,給前來參加說明會的大學生送車馬費了。

五千到一萬日元不等,打個車什麽的應該夠了。

為了招到人,中小企業也算是挖空心思。

不過很快這一招就會被大企業學會,並且人家送的更多。

當然這是後話,不過這種企業間的招聘競爭也被大家戲稱為“人盜合戰”。

86年剛剛進入年底,泡沫就已經比較明顯。

白川楓在對白川控股一年的經營情況盤點時,也沒忘了關注霓虹的整體環境。

毫無疑問86年白川電器的收入持續降低,不僅是它,SIC也好不到哪裏去。

前者是因為出口受阻,後者是因為還沒走出半導體蕭條的大周期。

倒是鹿角度假區那裏開始異軍突起,近700億日元的利潤連白川楓都大為驚訝。

按照現在的匯率計算,那就是4億多美元。

這個數字已經超過SIC,緊隨HAL研究所之後了。

翻開數據表,詳細的瀏覽了一遍,白川楓才對鹿角度假區有了新的認知概念。

和當初全市5萬多常駐人口相比,現在鹿角度假區的居民已經擴大到了19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