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妥協

其實在五六十年代,在富士銀行還是霓虹都市銀行第一大行時。

三菱、住友兩家銀行,就已經和富士銀行展開過激烈的競爭。

那一次競爭促進了富士財團的誕生,這也算是因禍得福。

後來在70年代,第一勸銀以無可爭議的姿態拿走了第一的位置,富士屈居第二。

但富士銀行也沒坐以待斃,它找上了三和銀行,準備兩家合並共同對抗第一勸銀。

不過在最後的簽字階段,這個申請被大藏省否決了。

理由是,兩家大銀行組成的巨無霸會造成國民存款上的壟斷。

這……?富士銀行看了看隔壁,由第一銀行和勸業銀行兩個巨無霸合成的第一勸銀,陷入了沉默。

行吧,自己沒有政府背景,這個事情它認了。

現在來到了80年代,住友銀行趁著泡沫經濟,想把富士銀行再從老二的位置上拉下來。

這特麽能忍?富士銀行覺得自己忍不了。

幹不過第一勸銀就算了,同屬於財閥的住友銀行也敢和我蹬鼻子上臉?

富士銀行為了捍衛自己老二的位置,開始了激烈的反抗。

也因此才有了現在“住活貸款”,以及“繪畫抵押貸款”等各種花活。

從儲備金上講,富士銀行有670億美元的儲戶資金。

看起來似乎很多,但就像白川楓之前和新井裕分析的那樣。

在霓虹前十二大銀行中,僅僅投入到房產貸款業務中的資金就高達40萬億日元。

670億美元美元按照現在的匯率算,也不過8萬億日元左右。

不用說富士銀行作為前三名的存在,它的大半資金都貸給了房地產。

如果再算上其他貸款業務,以及留下應對住友銀行的儲備金,其實富士銀行能動用的資金真的不多。

所以對於富士重工這個賠錢貨,端田泰三才會如此不待見。

只要你不找我借錢,其他都好說。

而此時田島敏宏的臉色也有些不好看,畢竟他想再融資的打算還沒說出來,就被對方先堵了回來。

不過即使再不遭人待見,有些話他這個富士重工的社長也必須講出來。

“針對富士重工的虧損問題,內部已經有了新的振興企畫。

我們準備開發一款針對霓虹國內的中高档車型,目前設計工作已經接近完成。只不過……”

“只不過還需要一些資金支持?”端田泰三替他說出了後面的話。

“哈伊!”島田敏宏點頭承認。

“呵~”端田泰三直接嗤笑一聲,他就知道所有的說辭,最後都是為了錢。

這聲輕笑在島田敏宏耳邊回蕩了良久,內心極度憤怒的他努力的克制自己。

“總之想要富士重工完成一系列的改革,至少還需要600億日元的資金。

米國出口業務遇阻那裏的資源需要調整,我們還需要花費人力和物力去開拓其他市場。

沒有足夠的經費,這些事都做不成,富士重工也會一直虧損下去!”

富士重工之所以有巨額虧損,就是因為長期依賴米國的出口市場。

結果一個廣場協議就把它打回了原形,而開發中高端車型只是短期措施。

把米國的業務中心轉回霓虹,以及開拓本土和鷗州其他市場。這些沒有天量的投入,是不會見到成效的。

所以富士重工想要改變持續虧損的狀態,不下猛藥不行。

而聽到需要600億日元的資金,別說端田泰三當作沒聽見,就連只在乎自己政治生涯的中島源太郎都聽的一呆。

這個數字……,算了,只要自己的航機事業部保住就行了,其他和自己就沒有關系了。

無事發生~無事發生哈~中島源太郎端起咖啡悄咪咪的抿了一口。

見大家都不說話,田島敏宏咬咬牙,再次拋出了一個勁爆的消息。

“這筆錢白川控股願意出,此外他們還有在東南亞建設汽車主機廠的打算。

以此進行產能外遷,來降低霓虹高昂的生產成本,並且順勢開拓東南亞市場。”

嗯?端田泰三和中島源太郎都忍不住眉頭一挑。

白川控股果然財大氣粗,這樣的投資可不是幾百億日元能解決的。

涉及到全球的市場布局,沒有上千億日元的預算,想都不要想。

不過既然對方敢這樣說,那麽想必是家底雄厚。

而且這些錢也不是白出,海量的投入那就相當於是在增資,增資就意味著大家的股份被攤薄了。

這位白川桑的動作是不是太大了點,年輕人也有些過於鋒芒畢露了。

“諸位,富士重工的困境想必大家已經知曉,白川控股的融資是目前唯一,能把富士重工帶出泥潭的機會。

關於這一點還請大家務必三思,以前富士重工總是太過於保守,現在已經到了不破不立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