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浩劫殘陽,皓月當空

還請四神入甕來!

這應當是太古初劫之後,而今九劫以降。

堪稱最有分量的一句話!

論其之沉,足夠震懾萬方;

言其之重,亦可壓塌寰宇!

當白含章為天地、為蒼生應劫祭道,浩瀚玄德垂流加身。

【紫微】帝位,【人皇】尊號!

於一刹那間,就已經與這位以身布局二十年的景朝太子悉數相合!

無垠太虛轟隆作響,好似悶雷滾走十方,又像浩瀚天河倒掛。

大音希聲!

一股莫可名狀的氣機籠罩,大道源流奔流而下!

寰宇萬界,皆在此時失色!

十類眾生,皆在此刻失聲!

唯有立於太和殿外,丹陛之上的白含章。

任由天地倒轉,大千急旋。

祂卻像是立足於大道中樞,巍然不動。

無窮無盡的道則法理噴薄而出,好似繁星閃爍,勾勒經緯,凝聚綱常。

丹陛下方的四神容器,不約而同臉色大變。

尤其,那頭被稱為“清寶天尊”的黑山羊。

忽地四蹄跪地,伏首於前,流露出強烈的惶恐。

白含章於天地寰宇、萬靈眾生的見證下,摘取象征人皇的【紫微】道果。

這位景朝太子,此時已經是不折不扣的玄德聖人!

乃萬界萬道之絕巔頂峰!

縱然是四神化身,大魔之軀。

亦如外邦朝臣覲見人間至尊,必須感受威烈,表示順服之意。

與此同時,就在白含章問鼎諸聖之道境時。

那道波及玄洲的浩大劫數,也從無垠太虛蔓延過來。

那是足以崩毀陸洲,掃滅眾生的可怖氣機。

須知道。

除去占據十大尊號的玄德聖人。

這寰宇萬界再無永恒不朽,萬千劫數磨滅不去之偉岸存在。

天地、日月、星辰。

俱是如此。

但劫數為虛,即便加諸於身,沉淪無間,非大能者也無法覺察。

十類眾生所能親眼看到的實景實象,唯有災難。

四瀆枯竭,汪洋沉陷!

天塌瓦解,地陸崩碎!

靈機衰退,道脈凋零!

外魔降世,蠶食欲心!

日月黯滅,無光永夜!

這些聽之駭人的大災大難,都曾真切發生過。

令一方方天地、一座座道脈宗派毀壞斷絕的罪魁禍首。

“吾替玄洲歷劫,代眾生受難!”

白含章眸中金光燦然,既有大慈大悲的憐憫,亦存一視同仁的平和。

此時,祂雙手大張,袖袍如羽翼垂落,好似七色慶雲遮蔽住萬方疆域。

壓在黎庶萬民心頭上的萬鈞巨石,震懾他們的煌煌天威,像是被撣去的灰塵。

簌簌落下,消散無形。

存身於玄洲上的眾生,販夫走卒也好,武道宗師也罷,無不擡頭看天。

只見朗朗天光,普照十方。

“大劫被打散了?”

“玄洲幸免於難?”

“不!”

“是這萬般罪業,盡歸一人之身!”

當世躋身絕巔的大宗師,心神與天地交感,比起常人更清楚發生何事。

他們眼中倒映出滔天的災業,億萬的劫難,足夠讓仙佛黯然身隕。

轟隆隆!

伴隨著無垠太虛的洶湧靈機傾瀉吞吐,幾乎九霄坍塌銀河墜落,聲勢震駭無比。

那襲至尊袞服獵獵飛揚,十二旒冕的貫玉碰撞。

其人如同迎風而立,身影覆蓋景朝每一寸山河。

硬生生擋住所有劫數!

傳聞,太古時代橫霸天宇的一方巨擘,立教稱祖的蓋世大能。

成聖之前,都要面對“三災利害”。

一者是風災。

無論成就何等聖軀道體,侵奪造化玄機,只要未得玄德加身。

受那劫氣一吹,都有法身空無,道則朽壞,法理崩解之危難。

直接把千萬年的苦修道行,悉數交還於天地,歸作一抹灰灰。

一者是火災。

但凡修士,氣機流轉交感十方,或接引星辰煞氣,或吞吐日月精華。

但若面對火災,一旦自身陰陽失諧,五氣紊亂。

便有火災降落,內外並起,摧折本源,絕滅道行!

一者是雷災。

此為乾陽、地煞二氣悍然相沖,滌蕩數十萬裏。

一旦發動,雷池滾蕩,迸發天威,能夠打碎周遭方圓,令其粉碎為清濁之質。

而今。

白含章大袖飄搖,那襲至尊袞服彌蓋八極,遮蔽玄洲。

宛若一輪寰宇真陽當空懸照,承受無垠太虛覆壓而來的可怖劫數!

風、火、雷,駭人的三災轟然齊至。

只見億萬萬道金色霹靂如龍狂舞,其間又裹挾無窮之風、無盡之火!

恰如一座水火沸騰,烹煮天地的無垠大鼎。

而十類眾生則像小魚小蝦,根本無能為力,只能坐以待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