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三氣化三圖,正道,魔道,自在道

晨曦,小院,金色的陽光。

三月風吹起湖畔綠柳,墻頭杏花,李元思索地看著面前的圖。

圖上有俠客千裏取人頭,正氣浩然,嫉惡如仇,千裏萬裏只等閑,一人負劍雲和月。

他原本就已經尋到了軌跡,差的就是將意境和這軌跡重疊,此時,他尋到了契機,便遵循著軌跡,畫出了一副觀想圖。

這是一幅英雄之圖。

是【千裏俠客觀想圖】。

可,李元自己都很疑惑,他明明不是英雄,為什麽能畫出這?

轉念想想,“英雄”或許占了他心裏的一部分意境,但絕不是全部。

所以……

他明明已經畫好了圖,但卻意猶未盡。

他的意還未盡,因為他畫出的意並不是他所有的意。

他畫出了【千裏俠客觀想圖】,心中的英雄氣隨著筆尖悄然蕩去,如蒙宣泄後而歸平靜,所以其他的意氣便又忽地湧出,越發清晰且劇烈地呈現在他眼前。

“那就再畫。”

李元取紙,提筆。

門外,有丫鬟小蘭想給老爺送餐,畢竟老爺一天一夜沒出門了。但閻娘子卻不知何時早來了此處,她把小蘭攔住了,道了聲:“別打擾他。”

“可是,老爺他好久都沒吃東西了……”李元平時待人不錯,就連小蘭也擔心他。

閻娘子沒說什麽,道了聲:“那等老爺自己走出來了,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準備好飯菜等他便是了。讓他隨時能夠吃上一口熱乎乎的飯。”

小蘭忙應了聲,退了下去。

白衣美婦則是站在雅致的滿月拱門外,背對著院子裏的李元,出神地看著遠方,不知在想什麽,她周身曾經的村姑氣質已經褪去,目色深邃卻依舊純粹。

而院子裏,李元心中“英雄氣”既去,那便是物極必反,生出了一股子“死氣邪氣”,就好像人心中積極向上的力量若耗盡了,那剩下的便很可能是消極墮落。

他提筆,在紙上墨走龍蛇,又寫了幾行詩。

“南山何其悲,鬼雨灑空草。”

“長安夜半秋,風前幾人老。”

“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食熊則肥,食蛙則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這是穿越前那位詩鬼長吉的詩,悲傷,抑郁,詭譎……

而似乎是從這些詩句裏攫取了意,那意融合了李元本身的意,促使他瞬息擡筆,筆尖沾墨,又點在了新的紙張上。

李元整個人好像陷入了一種絕對的悲觀和失落中,他一筆一筆地畫著,卻又時時刻刻思索著生命圖錄,以讓圖錄融入其中。

一天過去……

兩天過去……

少年頹然的垂下筆,擡頭看向面前的畫。

畫上,荒山枯草,墳冢如城,雨水灑落,一滴一滴皆如惡鬼徘徊……

這圖是【南山鬼雨觀想圖】。

也是魔道之圖。

李元畫完這畫,心中“抑郁消極”的意也隨之蕩了出去。

他仔細端詳著這畫,認認真真看了一遍,發現居然也和生命圖錄對上了。

可是,側重點卻和【千裏俠客觀想圖】有所不同。

換句話說,這圖中都包含了生命圖錄的軌跡,但那軌跡本就是幾道重疊一處的,而【南山鬼雨觀想圖】側重的軌跡和【千裏俠客觀想圖】的決然不同。

這一刹那,李元腦海中靈光一閃。

通過親身實踐,諸多信息勾連成串,諸多疑問也得到了解答。

他恍然地想到了之前趙仙童和古象給他普及的六品常識。

“所以說,生命圖錄是一個選擇,不同的人會在生命圖錄中看到不同的軌跡。

看到了不同的軌跡,在參悟後便會看到不同的圖景。”

“可事實上,並不是軌跡讓他們看到了圖景。

而圖景本身就存在,他們只是在軌跡中看到了繪制圖景之人的意境一角……”

“原來是這麽回事,原來如此……”

李元心情舒暢。

這一瞬間,他洞悉了生命圖錄的秘密。

所有依靠“生命圖錄”從七品晉升六品的人,都是在“生命圖錄”中選擇一條道路,觀想到了一種場景,也許是觀想圖1,又也許是觀想圖2,觀想圖3。

可只要能夠觀想到這一步,那就已經是掌握了神髓,哪怕這神髓其實只是完整生命圖錄的一小部分,也足夠了。

然而不同的人,卻只會從圖中體會到不同的意境。

這也是偃月門斷了傳承的根本原因所在。

李爺也許根本就不是天資差,而是因為他的心性和他師父並不相合。

他師父畫出了“有神有形”的生命圖錄,其實也只是“一不含觀想圖、二不完整”的一小部分。

但這一小部分,卻也許剛好和李爺的心性不合,李爺就算拼了命,那也是畫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