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陳循的盤算(第3/3頁)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顯示自己並無攬權之心。

陳循的這番話,看似簡單,但是,要是說他沒有提前準備,王老大人當場抽自己兩個大嘴巴子。

簡簡單單的兩句話,緊抓了兩個重點。

其一,陳尚書沒有忘記當初天子說過的話,他雖然塞了人進東宮,但是,沒有打算讓東宮全是清流。

其二,特意強調了,太子府中緊要官職,皆有實務經歷。

所謂緊要官職,除了俞士悅之外,指的無非是周洪謨,沈敬,徐有貞,余儼等人。

這幾個人當中,沈敬是王文的親信,余儼更不必說,是郕王府舊臣,徐有貞稍差,翰林出身,但是,他有治河的經歷,朝野上下,皆知其實務能力,至於周洪謨,他是比較少見的,天子相對賞識的翰林。

而且,周洪謨和沈敬不一樣,沈敬是因為有兵部牽絆著,所以官職壓了壓,只要兵部事情結束,他就會升任少詹事。

周洪謨卻不一樣,他的資歷,做個府丞已是勉強,幹的再好,短時間內,也不可能升任少詹事。

如此一來,事實上太子府的緊要官職,只有一個徐有貞,不是天子的人,這個時候,陳循提議讓劉定之任左諭德,由儀銘來任左春坊大學士。

擺明了就是在向天子表忠心,言下之意便是,雖然太子府中清流不少,但是,都是幹活的人,真正緊要的地方,都還是按著天子的心意,選的既懂實務,又和天子親近的人。

這老家夥,打的是一副好算盤!

看著陳循義正言辭的樣子,王文又是輕哼了一聲,但是,卻沒再多說什麽。

顯然,對於這個提議,他也是支持的。

畢竟,有些事情,還是要早做提防的,劉定之等人進了東宮之後,太子府中清流的勢力會得到很大加強。

如此一來,沈敬,余儼等人就顯得有些勢單力薄,而且,分量也有些不足。

儀銘本職是翰林學士,在地方上也頗有政績,有他過去坐鎮,沈敬和余儼才算是有了主心骨。

文華殿中略靜了靜,天子似乎在思忖其中的利弊,不過,到了最後,他老人家倒是也沒多說什麽,只道。

“陳尚書說的也有道理,既然如此,便讓儀銘兼任左春坊大學士便是。”

“陛下聖明!”

陳循明顯松了口氣,趕忙拱手開口。

與此同時,剛剛出去的懷恩,此刻也剛好回到殿中,對著天子拱手道。

“皇爺,首輔大人和俞次輔到了。”

於是,天子點了點頭,吩咐道。

“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