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所有裏正都去?

木工這種事情吧,會者不難。

它的前一句——難者不會。

這和簡單粗暴編好後打進土裏再用麻繩固定接縫的雞舍不一樣。

叔嫂倆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剛開始的時候有點兒懵。

桑蘿:“首先,它得有三根立柱。”

沈安:“四根吧?你看咱們家桌子就是四只腳,四根站得穩點。”

桑蘿搖頭:“這個你錯了,三角形才是最穩定的。”

沈安小朋友:你是大嫂你對,大嫂堅持的都對!

立馬點頭:“好,三根!”

“每一層再用橫木連接固定。”看多了現代組裝家具的桑蘿這一下很確定,就是把釘子換成榫卯嘛:“榫卯也不難,就是咱得先有個樣兒,我得算算尺寸。”

說著說著:“小安,把你那沙盤抱出來,咱畫一下。”

沈安起身就回屋抱沙盤去,不一會兒抱出來,把沙面抹平,兩個人就蹲在那沙盤邊,還真就塗塗畫畫折騰上了,還正兒八經去量了裏邊圓簸箕的尺寸。

畫了半天,桑蘿又盯著那堆大小長短不一的木料,忽然搖頭:“這個我倒覺得用竹稈做要簡單省事些。

竹子是空心的啊,用粗竹稈做三根主立柱,該做榫卯的地方鋸出個缺口,橫杆插進去就完事,不比用木料省事?

圖和尺寸一定,等著沈寧一回來,桑蘿和沈安就拿著彎刀砍竹子去了,折騰半天拖回來兩根竹子,在院外又是一通處理。

尺寸計算好,對照著沙盤上的圖紙來,一個簡易的四層三角曬架還真不難做,主要就是費時間,鋸立柱和橫杆都是一樣的活計,這一回不用劈開,到最後折騰了近兩個時辰,成功做出第一個成品的時候,倒是沒有再被紮得滿手竹刺,就是……好像也不太穩,把主立柱往一邊扯的話,一不小心容易散架?

桑蘿、沈安、沈寧:……

一大兩小三個傻眼。

“得有一個由外向內的力箍住三根立柱,是不是?”

“應該……是?

瞧吧,這就是上回蓋雞舍能直接把柱腳敲進泥裏的好處了,絕對沒有現在這樣的問題。

正盯著那個三角架發呆,不,琢磨,到底怎麽才能從外給它固定住。

打竹釘?

桑蘿就怕自己一根竹釘打進去,整根立柱劈裂了。

陳有田挑著賣空了的豆腐擔回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沈家院外,一家三口對著一個竹制架子盯盯盯。

“幹嘛呢這是?”

一聽這聲音,三人齊刷刷回頭。

專家呀!

“有田叔,快來給看看,這個怎麽弄。”

“有田叔,幫我們看看,這個怎麽弄。”

三個人的聲音格外齊整。

陳有田走到近前,放下擔子,盯著那竹架子瞧了瞧:“上下兩層這樣不行,固定不住,你們做這個幹嘛的?”

桑蘿差點沒忍住豎大拇指了:“您真是行家,一眼就瞧出問題來了,我們這做曬架,往裏邊放我買的那種大圓簸箕,這樣能少占些地方,多曬些東西。”

陳有田尋思你這才是行家吧。

不過到底有多少東西要曬啊,還要做曬架來放簸箕。

想想他們三家現在天天賣的東西,陳有田不問了,十有是弄什麽吃食,也只有放那後院才能防著人去看了。

“其實很簡單。”他走到近前,拿了一根竹枝量了量竹架橫杆尺寸,轉身就挑了一根桑蘿去了雜枝但還沒用的竹稈,比劃著開始鋸,在粗大的竹子上鋸出一個口子來,再比劃一段,又鋸一個,最後把兩頭做了削窄處理,一邊削一邊招呼沈安:“小安,去點一堆火。”

沈安跑進灶屋裏拿火折子,沈寧幫著架火堆,不一會兒火就燃了起來。

陳有田把竹子鋸了口的位置在火上烤,一邊烤一邊開始彎折。

桑蘿這時才看懂了,原來是這樣。

她忘了,竹子借火烤一烤是能彎折的。

兩處彎折的口子都處理好,陳有田把桑蘿原先用的橫杆取掉,讓桑蘿幾人幫著扶好幾根立柱,用彎折處空出的位置穩穩合攏住其中一個立住,把竹子的彎度敲到正好,再處理第二個彎折,依樣把第二根立住也裹住,竹稈削窄的兩頭正好插在第三根立柱被桑蘿鋸出的孔裏,削一枚竹塞敲進去,做了加固。

剛才困攏了三人好一會兒的問題直接解決了。

最上邊那一層桑蘿沒讓陳有田動手,她自己依樣就能做下來。

陳有田笑著把擔子放下,定了次日一早要的豆腐的量,道:“這些用黃豆吧,東西我一會兒給你送上來。”

桑蘿謝過他,陳有田這才下山去。

……

周家。

周村正媳婦跟回來歇午的男人道:“我今天又買著豆腐了,你猜跟誰買的?”

周村正只看她一眼,道:“陳家?或者施家盧家的,左不過這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