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那桑氏真發財了?

一百二十七塊醬幹,桑蘿當然沒有全都賣。

第一次出的新品,三家都是試賣,桑蘿在征詢過三人意願後,把一百二十塊醬幹均分了,一家四十塊,次日開始按定單來。

幾人臨行前,桑蘿托秦芳娘用今兒東福樓結算的素毛肚的錢幫她從縣裏帶一口大缸和兩塊和家裏一般大的圓形簸箕回來。

已經到了各家曬菜幹的時間了,她不能總借著幾家的簸箕用,這錢沒法省,至於大缸,秦芳娘初以為桑蘿要買的是水缸,實則不然,桑蘿是用來收那些曬好的魔芋片幹的,用袋子裝太易受潮了,她也沒細說,只大致形容了一下缸的大小和用途,秦芳娘應了。

余出的七塊醬幹,桑蘿留了三塊自家午餐時添個菜,另外四塊,她一大早帶著沈安往三裏村方向的山裏鉆,撿酸棗,並成功去屠戶那裏把自家新出品的四塊醬幹給推銷出去了。

租稅一收,各村吃得起醬幹的人可沒幾個了,現在陳有田也就是逢集要一點豆腐在集上賣一賣。

但吃不起醬幹和豆腐的人不包括屠戶,桑蘿手上又不多,只有四塊,精準鎖定目標,去撿酸棗順路把醬幹賣給了屠戶,給自己和兩娃改善夥食來了,從屠戶手中換回了小半斤肉。

這一點肉,給沈安興奮得臉上都要放光了。

因為突如其來的征稅和天冷置衣裳被褥的需求,他們家有好些日子沒吃上肉了,上回嘗到肉味是沈金送來的油渣,上上回是他們家擺進屋酒的時候,有小二十天了。

沒吃過就算,吃過了,吃得起,小孩兒哪有不饞肉的,桑蘿都饞。

回程的路上稍往裏走了走,一小片前後不著村,上回撿菌子也沒走過的地方,倒是讓桑蘿又找著了兩棵拐棗樹,這算是大驚喜啦。

奈何因為這條路不常走,酸棗也撿了不少,這會兒兩個背簍已經滿了,上邊連野菜都蓋好了。

桑蘿只能記下位置,帶著沈安回去,騰出背簍馬上又往這邊來。

忙忙碌碌到半上午,回家就該是做午飯的點了,醬幹和肉沈寧不知道怎麽做好吃,愣是沒敢動手,把別的活都幹好了,只這兩樣菜等到桑蘿來張羅。

美食是最不可辜負的,吃飯也不能對付。

桑蘿端著一碗新鮮豆腐渣問施二郎媳婦換來了一大把蒜苗,午餐是白米飯,蒜苗炒醬幹,自然,這蒜苗炒醬幹是加了肉的,再一個隔水燉上來的雞蛋肉餅湯。

這兩道菜,沈安和沈寧都是頭一回見,頭一回吃,那肉餅湯不說,把兩個孩子鮮得恨不能把碗底都舔一舔,蒜苗炒醬幹就更不用說了,蒜苗、肉、醬幹,哪一樣不香?

下午挖了兩趟魔芋,原準備關上門做酸棗糕了。

秦芳娘幾人今天卻回來得很快,一回來就直奔桑蘿這兒來了。

醬幹太受歡迎了。

秦芳娘早晨先送豆腐和素毛肚去東福樓,這新吃食,自然先推薦給於大廚。

東福樓這十來天因為豆腐和素毛肚,生意頗好,一看桑蘿那邊又弄出新吃食了,還會拒絕?大致問了問吃法,當下就把秦芳娘當天的四十塊全要走了。

且秦芳娘一走,於大廚大早上就開始試炒這道菜,和許掌櫃幾人湊在一起,一嘗之下,樂了,親自找到東市,跟秦芳娘要了每天六十塊的單子。

秦芳娘這邊前腳接了訂單,人在西市的甘氏就也接到了東福樓對面那家鴻運樓的訂單。

沒錯,就是桑蘿第一回 上門推銷素毛肚,廚子譜特別大那一家。

要說起甘氏這訂單,就得先說說東福樓和鴻運樓的競爭關系了,縣裏最大的兩家酒樓,打從開在一起就互別苗頭,但別了幾年,一直是旗鼓相當,誰也難以真的壓過誰。

鴻運樓前幾天客源忽然少了,初時沒覺得什麽,只以為是受了征稅和各州災情的影響,怕是有些人心惶惶,但對生意不好的事一上了心,揣著手站在自家二樓沒事就望一望對家,很快就發現不對。

什麽人心惶惶,人心惶惶慌的從來都是最底層的百姓而已,這些個穿綢著鍛的老少爺們該吃還吃,該喝還喝,就算是愁那也是吃著肉喝著酒,推杯換盞的愁,對面東福樓的生意就半點兒沒差。

不,怎麽好像還更好了?

鴻運樓掌櫃的盯了一天,確定了,因為看到了常來自己這邊的老主顧往對面去了。

做到酒樓掌櫃的,都有些自己的手段,他招招手叫來一個夥計,囑咐幾句,很快找到了合適的人往東福樓去了。

沒到一個時辰,東福樓的幾道新菜品就直接被從鴻運樓後門提到了鴻運樓掌櫃和主廚所在的一個雅間裏,呈在了兩人面前。

所有菜品都有固定的人送到酒樓後廚,且極少往集市上去的鴻運樓掌櫃心裏……

原來是對面搞大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