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流民

第二站是永豐齋,因著水晶脯的熱賣,桑蘿送的那些黑糖制的新品點心也頗受歡迎,她在嚴掌櫃這裏一樣是極受歡迎的。

嚴掌櫃原就是客氣的,桑蘿每次到鋪子裏總會有茶點上來,只是桑蘿在商言商,碰得少罷了。

這一回桑蘿帶著兩個孩子過來,這招待就更上了一層,送上來的茶點都多了好幾樣,其中一多半一看就是孩子喜歡的。

嚴掌櫃頻頻招呼兩個孩子吃點心,沈安和沈寧在外邊一切都是看桑蘿行事的,見大嫂點頭說可以嘗一嘗,兄妹倆一人只嘗了一塊。

在東福樓吃得飽是其一,矜持是其二。

嚴掌櫃不知道兩小孩兒來這裏之前已經在東福樓吃過一頓大餐,只覺桑蘿教養好,連小姑子小叔子都教得極好,心中好感更甚。

臨到走了,這些個點心全用油紙包好,讓桑蘿帶回去給兩個孩子吃。

帶著倆孩子出來這一趟,桑蘿莫名體驗了一把影視劇裏那種大正月帶著孩子四處拜年收禮物的感覺。

走出永豐齋,桑蘿自己也有些想笑,她自己從來沒有體驗過的事情,現在扮演了家長的角色,帶著沈安和沈寧這兩小只體驗了。

正事到這裏就辦完了,桑蘿就帶著兩小只逛縣城。

吃的是不必逛了,兩小孩兒不止吃飽喝足,還打包帶了不少好東西回去,現全在她的挑筐裏擱著。

沈安和沈寧已經覺得什麽也不用買了,那麽那麽多點心和吃食呢,除了包子蒸餃之類的東西,其他好些都是能放挺久的,哪還用得著買東西。

這話桑蘿認可,她看看兩小只,從上到下一身新?

呃,也不對。

桑蘿目光落在沈寧頭上的兩個小丫髻上:“走,去成衣鋪子去。”

沈寧歪頭:“大嫂,我們有衣裳,新的。”

桑蘿笑:“不買衣裳,給你買新頭繩。”

小家夥頭上用的那頭繩不知用了多久,褪色得不成樣了。

沈寧就伸手去揪了揪自己頭上的頭繩,好像也還能用?不過,新頭繩,紅艷艷的特別漂亮。

想到這裏,她眼裏溢出點歡喜來,點頭!

桑蘿笑,帶著兩個小的徑直往成衣鋪子去。

成衣鋪子裏可不止是賣成衣,各種頭繩發帶珠花也是賣的,沈寧哪怕只是九歲,那也是小姑娘,小姑娘就沒有不愛美的。

掌櫃端出三托盤的各色發繩、發帶、珠花時,她眼睛都要忙不過來了,全是她沒見過的好東西。

這個也漂亮,那個也好看,目不暇接。

不過也就是一開始的視覺沖擊,多看幾眼,人也冷靜下來了,思路就清晰了。

想也知道,縣城鋪子裏賣的精巧物件就不會有便宜的,珠花什麽的她就直接略過了,發帶什麽的也不是必須的,也略過,最後鎖定在發繩上。

發繩的顏色是真的多,足有十幾種,沈寧來回瞧了兩遍,最後還是把手指向了正紅色的。

“大嫂,我喜歡這個。”

桑蘿笑著讓掌櫃幫著拿了,又要了水紅色的發帶,這才付錢離開。

至於她自己和沈安,桑蘿覺得大紅用著奇怪,花花綠綠就更不用了,本就是素色的衣裳,用同色的布料自己裁的發帶就挺好的。

買好了發繩發帶,桑蘿想起另一樁,便與成衣鋪掌櫃打聽:“不知縣裏哪裏買得到筆墨?”

掌櫃的聽她打聽筆墨,有些訝異,不過還是指點:“得往原縣學旁邊,那邊有家筆墨鋪子。”

為什麽說是原縣學,因為祁陽縣縣學在先皇的詔令下開了幾年,又在先皇的詔令下廢了,今上倒是有下詔再開州縣鄉學,只是上令下未行,祁陽縣這邊還不曾復學。

因而現今縣裏富裕人家的子弟讀書識字要麽靠家學,要麽找私學。

桑蘿謝過掌櫃,帶著兩個孩子出了成衣鋪往縣學舊址去。

她有原身記憶,似原身那樣的出身,實不需自己出門買筆墨的,一應事情自有仆從去辦,或是父兄去選了,但原身對於一些常識卻是知道的,比如,小地方所謂的筆墨鋪子,大多不是專門的筆墨鋪子,而是兼賣香燭雜貨。

沒錯,在大乾朝之前,社會階層是極為分明的,文人只在特定階層裏誕生,尋常百姓讀書識字的是極少數,哪怕到大乾朝皇帝下詔辦學,但因為辦學時間不算長,且半途而廢了,這樣的現狀並不曾得到多大的改善。

所以,除了州府或是京都之地,下邊郡縣平民之中對於筆墨紙硯的消費是極少的,不會有專門賣筆墨紙硯的鋪子,當然,也沒有書鋪。

書在此時以私藏和傳抄為主,想要買的話也是在京城或州府那樣的大地方,有特定的書市可以淘到,至於縣一級,它屬於非暢銷商品,有縣學時或許還有人賣,縣學停辦了這麽些年,還真未必。

沈安早在聽到自家大嫂問筆墨鋪子的時候,心就咚咚直跳,他在學寫字了,也見過籍書之類的東西,知道筆墨是做什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