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冬.縣城行

一進十月,十裏村二十二個村民就都被周村正領著服徭役去了。

不大的村子,本就不多的壯勞力更少了,剩下的多是老弱婦孺。

但神奇的是,除了更安靜了些,人們臉上笑容更少了些,愁苦多了些,偶爾湊在一處一起愁一愁男人、兒子、母親在服役時會否吃大苦頭,會不會挨衙役的鞭子,日子仿佛和之前並沒有特別大的不同。

總之,桑蘿感知到的這小小一方世界,如果用一面湖來形容的話,那麽湖面上仍算是平靜的。

桑蘿她們的營生依舊,只是每日一大早會送女人們一程的人從陳有田變成了陳老漢。

這期間桑蘿往縣裏又去了四趟,銅錢依舊換成糧食和綿帶了回來,有多余的,跟永豐齋的貨物一起,換成了銀子攢進了她床底下的破瓦罐裏。

如果還有什麽不同,沈金兄弟幾個有好些日子沒再來過了。

這是沒法子的事,沈安和沈寧偶爾有幾分惆悵,很快也能自己調整過來。

他們感激沈金那日的提醒,當然,也理解沈金現在不再往這邊來,因為不管爹娘怎樣,無事時還好,真的看到他們爹被罰去做苦力,天天聽著他們娘在耳邊念叨長房這邊的不好,相處得不自在也是難免。

不過兄妹倆很快也沒時間去想這些了,因為進到十月中旬,酸棗的收獲期已經將要進入尾聲了,每日往下落的酸棗更多了一些。

桑蘿跟陳家借了個背簍,帶著兩個孩子每天都會往山裏跑好幾趟,有了大鵝和鎖頭,尤其現在大鵝已經可以打開竹籬笆放養著了,再有沈三的現狀給村裏人做警示,桑蘿可以帶著兩個孩子很放心的一起出門,甚至可以走得更遠,到其他村子挨著村邊的山裏去撿酸棗、拐棗和挖魔芋。

背簍面上蓋上野菜,偶爾碰見人了也沒誰奇怪,畢竟日子都不好過,趁著還有野菜弄一點曬起來過冬的人很多。

桑蘿還更忙些,一進十月就入了冬,天仿佛一夜之間就變了臉,每天除了弄山貨做吃食,她的時間都用在給自己和兩個小孩兒做冬衣冬鞋上了,七斤重的厚被子也做好了一床。

家裏的八個壇子都滿了的時候,桑蘿才計劃著往縣裏去一趟,當然,這回她沒忘了好早前應承了小兄妹倆的一樁事——等手頭不那麽局促了,帶他們去縣裏看一看。

當初辦過所的五文錢,如今在桑蘿手上已經不至於拿不出來或是不舍得了,屋子也不需要留著個人看著,她早幾天就打算把自己許出去的諾言應一應。

特意帶了幾枚雞蛋,找周裏正給兩個小的辦了一份過所。

過所拿到手的時候是十月十九,二十一早,小兄妹倆就穿上了大嫂給做的新襖新褲新鞋,沈安心細,幫著沈寧把頭上的小髻都梳得規整漂亮。

這時的早晨已經很冷了,尤其這會兒其實天還沒亮,冷風直往人的脖子裏鉆。

來取貨的陳老漢和秦芳娘幾人也早換上了冬裝,看到兄妹倆同行,還特意把一副擔子自己挑,給架子車上留出位置,讓小兄妹倆能坐在車上,桑蘿又用了一床舊薄被給兄妹倆裹了裹。

天氣寒冷,沈安和沈寧卻一點也不覺著冷,心裏熱乎得不行,大夥兒打著火把行走,一根火把的光並照不了多遠的路,沈安和沈寧卻都格外的興奮,四面都是黑,依然左右前後瞧得新鮮。

馮柳娘笑著道:“你們倆個上輩子修得了好大的福氣,修來阿蘿做你們嫂子。”

給孩子辦個過所帶去縣裏玩,在鄉下是極罕見的。

沈安和沈寧笑得眼睛都彎彎的:“嬸子多賺錢,以後把阿戌也帶上呀,阿戌肯定也高興。”

馮柳娘想想兒子若是也能跟著沈安沈寧一道往縣城去,怕是也一樣興奮,她笑起來:“是,那嬸子是得努力,以後能讓阿戌和你們一起去縣裏見識見識。”

甘氏幾人笑看著,說起來甘氏和馮柳娘去縣裏賣豆腐也就是兩月不到,馮柳娘的性子卻是開朗了許多,眉眼間也常帶著笑了。

天色微亮些的時候,沈安和沈寧就不肯再坐在車上了,自己下來走,走了小三裏路也沒見喊一聲累,城門口排隊時還特別興奮。

兩人個子都小,側身踮腳往縣城裏看。

“兩層的樓,我看到啦!”沈安很是激動,原來兩層的樓這樣的高,原來房子可以蓋成這樣啊。

他心裏又羨慕又憧憬,湊到沈寧耳邊說:“我們家以後有錢了,是不是也能蓋這樣的樓?”

“這樣的樓住著舒服吧?”

“肯定很舒服。”

嘰嘰咕咕說著話,兄妹倆已經跟著隊伍往前走了一小段,沈安又把身子側出隊伍一點看前邊的人是怎麽進城的。

沈寧有前番城門口站了許久的經驗,小聲跟沈安說:“要先遞過所給守衛驗了,再給一文錢,才可以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