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聘

桑蘿進到莊子裏才知道,施二牛說的那青磚大瓦房還有亭台造景,應該是這莊子原本的主家王家人過來時歇腳的所在。

孩子們是奔著屋子去的,陳老漢他們這些個莊稼把式滿眼就全是田地了,哪怕那大片的田地裏現在長滿了亂草。

陳老漢扒開草莖,朝著根部抓起一把泥,神色間難掩激動:“這地養得好,荒了得有三年多了吧?還能有這肥力。”

差吏笑了起來:“能不好?這原是王大老爺的莊子,要我說你們這運道也是好,這大興莊離城門才多遠?又近官道又靠山,上哪找這麽好的地兒去,往後你們子孫後代日子都好過。來,一戶戶來,咱先把地量了,要哪一塊你們也先選選,另外每三口人朝廷給一畝的園宅地,也一並給你們量好,你們要住舊屋還是以後翻蓋新屋都成。”

早在沈烈第二次出來打探時就聽說官府還給園宅地了,這會兒從差吏口中聽到,大夥兒仍是笑眯了眼。

“三口人給一畝?”陳婆子滿臉的歡喜,自己摁著手指頭扒拉扒拉:“那我家園宅地能有將近兩畝七?”

沈家人丁不算多,沈烈和桑蘿他們這小家只得一畝多,不過桑蘿也很滿足了,按大乾原來的通用畝數來算,她們家四口人,能分得的園宅地合現代七百多平米,住是很夠了,這是做夢都能笑醒的程度。

大興莊是真的大,一眼望不到邊,想來從前佃農也不少,裏頭房舍有二十余處,除了主家過來歇腳時暫呆的那一座修得精致氣派,其余都是佃戶住的夯土泥房。

也無所謂選不選,那青磚大瓦房直接給了許掌櫃一家,能得了大興莊這樣一個好地方,說白了其實還是靠了許掌櫃尋王家大爺幫忙,這是大夥兒都有的共識。再且,桑蘿也清楚,這一次她們應該是真的能安定下來的,她的房子,她想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再依著自己的心意建出來。

許家一戶、魏清和一戶、沈家、陳家、盧家、施家、周村正家、沈金兄弟三個一戶,被許掌櫃放了籍的許叔一戶,共計九戶,加上沈金這個雖未成丁但因是戶主按丁男分田的,算得丁男十七個,合六百八十畝。

永業田是給山地居多,讓種些桑□□樹,要開出來種菜種豆也成,口分田才是給的真正的良田,所以這九戶人家合在一起,良田也就是五百一十畝,其余為山地和園宅地,山地分的就是莊子後邊的那一片了。

王家是歙州真正的大戶,手上這大興莊不說未墾出的地了,只良田都有七百余畝,田地是有富余的,那差吏把地都量好後,道:“余下的也不再往裏安置人了,你們家裏這些個小子過幾年長大了才好分田,不然過幾年就沒得田可分了,到時候要麽分山地,要麽就得往外遷才成。”

眾人連連點頭,這也是他們近二百人要分三個莊子安置的原因。

盧老漢搓搓手與那差吏說項:“我家裏還有個不成器的老大,不與我們一處,還得讓他兄弟進山去尋一尋再接回來,到時能也落戶到這莊子裏不?”

差吏看他一眼,道:“行啊,你們村裏各家沒意見就成。”

那差吏辦事利落,至午時便把村裏九戶的地給量了,又給每家主事的各一塊新辦的過所,這才收起一大卷竹簡告辭,往另兩個莊子去幫忙。

沈烈和許掌櫃相送出去,莊子裏邊,各家開始挑著東西往分給自家的房舍去,桑蘿和沈寧拎些輕省的,稍重一點的,沈安和莊子裏幾個半大小子呼啦啦全給幫著挑走了,師父師娘可不是虛叫的。

大戶人家的莊子裏比外頭有個好處,有好幾口水井,沈家園宅地旁邊就有一口,不用說的,緊著他們家用。

桑蘿她們選的這一塊有三間屋,除了一間灶屋,另兩間都是住人的,屋子荒了三四年,打掃就折騰了一下午,主要是鋤草除塵,至於說收拾東西,其實沒什麽東西可收拾的,他們帶回來的東西並不多,就是當下要用的被褥枕頭,幾身換洗的衣裳,月余的口糧,就連武器都是臨出山前仔細用獸皮卷了的。

大部分東西都還藏在山谷裏,包括今年新收的糧食,存的一些肉、菜、幹果,養在村外村的山雞、兔子和羊托了鄰居幫忙照料著,至於山谷底下養的羊,早在準備出來時就撒了好些的草種,又備了足足的幹草料,放養了。

那環境連個天敵都沒有,放養再安全不過,等回頭空了再去處理。

至傍晚,沈安撿了些柴回來,匆匆做了點吃食填肚子,這才安頓下來。

沈金兄弟幾個那邊也是三間屋,蓋好新房子之前,沈安就跟沈金兄弟幾個一起住。

第二日相約去衙門領了賑濟的糧食和種子,一家還得了一把鋤頭,剛離開州署衙門不遠,有差吏遠遠追來:“沈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