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大齊真窮啊!

夫妻三年,結發兩載,桑蘿哪裏猜不到沈烈的心思,她道:“先不用想那麽多,且去試試,若能成了,重活留給你從學裏回來去幹,又或是去打些獵物換些銀錢,農活請人幫工,辦法總比困難多。若是沒成,只當去體驗一回,積累經驗,也算是檢驗一下這幾年學得怎樣。”

魏清和連連點頭,“對,就是這個理,且我聽說今年是情況特殊,州學籌辦匆忙,長史大概也是擔心招收不到合適且足額的學生,因而在年齡上並未設限,算是放寬了條件,聽聞原本應該是要限制在十四歲至十八歲這個年齡段的。”

“如果真限制在十四到十八這個年齡段,到時候除了雲崢、文慶、文泓、長恭和大牛這幾個,誰的年齡都不符合,要麽就大了,要麽還小。年齡小些的還罷,再讀幾年,等學識紮實點去考也成,似你我這樣的,還真別錯過今年這個機會,該去試試就去試試,到明年是不是還能有這樣的機會都未可知了。”

沈烈一聽個中還有這樣的情由,倒是有幾分猶豫了,這世道裏,能把階層往上稍提一提,日子就能好過很多。

別的不說,阿蘿那些釀酒做吃食的手藝,就是想做買賣,後邊若無人支撐其實也難免遇上麻煩的,這和世道混亂時他用武力就能護住她時已是不同了。

最初聽到讀書有出路時,他並不心急,想的是至少先把家業安定下來,但如果有年齡這個限制,後邊未必再有機會進州學了,錯過確實可惜。

他看桑蘿:“那我去試試?”

桑蘿笑道:“只管去試試,其實我覺得第一年難度應該是最低的,也對你們最有利。”

聽魏清和的話音,長史為什麽怕招不到合適且足額的生源?歙州情況再不好,當初占了歙州很長一段時間的楚王是有心要成大事的,肯獻錢糧的至少都能保得命來,所以像王家這樣保全下來的大戶人家不少,會招不足四十個學生?

這讓桑蘿想到一個可能,觀望。

大齊一日沒把這天下全打下來,就沒人敢說他一定能在皇帝那個寶座上坐穩。山裏避禍的百姓且都還觀望呢,何況歙州城裏那些大戶?

百姓出來了還好再逃,誰做皇帝也少不得百姓這最不起眼也最不可或缺的基石。但這些個大戶人家,他們家中子弟要是進了大齊的學、考了大齊的官,這時候大齊如果再亡了,那可就成前朝的官了。

這是大亂裏奪天下,又不是正兒八經的父子傳位,他們家中子弟也不是什麽潑天大能,還講個什麽幾朝元老?更大的可能是從此沒了前途。

因而都在觀望,情願再等個一兩年。

想明白這點,桑蘿也就確定了,今年就去考州學,快人一步,反倒是沈烈這樣基礎並不多紮實的人的機會。

個中緣由她沒有細說,但她說第一年難度是最低的,大家也不難聽出來,雖然都不懂得正常的難度該是怎樣的,但沒聽魏清和說嗎?情況特殊,怕招不到合適且足額的生源,年齡上放寬了條件。

這不就是說競爭的人少嘛。

在一旁不知聽了多久的阿戌擠了進來:“先生,那我能去嗎?”

盧二郎一看到兒子就樂了,在盧二郎眼裏,兒子真的是頂頂能幹的,晃著小腦袋讀書讀得可好,在石板上寫字也寫得好,他看著哪哪兒都好。

瞧瞧,還敢上來問能不能也去考州學,牛氣壞了,他把兒子小腦袋一揉,也跟著也問:“對,不限制年齡,那我家阿戌能去嗎?”

盧二郎這一湊熱鬧,二牛、三牛、沈銀、沈鐵、小丫兒一群小孩子都笑了起來,有幾個湊熱鬧不嫌事大的眼裏還泛著躍躍欲試的光,阿蘿嫂子說的嘛,去試試,當積累經驗。

阿戌眼巴巴看魏清和。

魏清和看著才是個小不點的阿戌,哭笑不得。

這孩子,他沒記錯的話好像是八歲?他失笑道:“照理是不能的,前朝也辦過幾年學,這州學和旁的還是不一樣的,通常是由鄉校往縣學考,再從縣學往州學考,不過嘛,今年確實沒給年齡設限……”

他說到這裏又看莊裏的一群小毛孩兒,那一臉的阿戌能去他們沒準也能去的興奮,他實在想象不出來一州最高學府,州學招生考上冒出這麽一群小蘿蔔頭是個什麽場面。

不會被轟出來吧?

桑蘿沒忍住笑出了聲:“回頭一個個找你們魏先生去背課文去,能背下來再照著入學考的方式叫你們先生考考你們,過得了再去湊熱鬧,過不了關的就送考去,在考場外邊瞧一瞧走一走,明年再努力。”

幾個想湊熱鬧的小子一下子就蔫了,阿戌倒是不怵,小胸脯一挺:“兩經不行,但我《論語》能背下來了,也會寫不少,考什麽是自己選,我進去後能要求考《論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