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諸樊之死

諸樊死了。

在吳國士兵們那句“吳國男兒,絕不乞降”中,在這悲壯與嘹亮的呐喊聲中,在面對伍舉這一通羞辱中,諸樊最終還是選擇了拔劍自刎。

還是那句話,他不能辜負他的“身份”,更不能辜負了吳國數百年的名譽。

吳國人,寧死不屈!

這是諸樊所能想到的,他所能擁有的最好的歸屬,也是他這一生最好的結局。

而隨後,一千多吳國士兵也不約而同的是拾起了戈戟,盡數切腹而死。但見其紛紛倒在寒雨之中,場面一時令所有楚人都為之駭然。

饒是孫武見得這一幕,也不由得是為他如今這一對手而感到欽佩不已。

或許在多年以後,他仍能想起今日發生的一切,想起諸樊那一幕寧死不降的英雄氣概。

相較之下,此刻李然眼中,卻是縈繞著無盡怒火。

他當然知道以諸樊剛烈的性子是絕對遭不住伍舉的嘲諷與羞辱的,這也是他為何讓孫武領兵生擒諸樊的原因。

可是伍舉的偷摸到來,卻是攪亂了他全盤的計劃。

諸樊一死,中原諸國姬姓之邦必然視他為首敵,而鄭國也會成為中原諸國唾罵的對象,於是他李然在中原的聲望也勢必會一落千丈。

屆時,若讓豎牛、豐段和盤踞齊國的那一股與他一直暗鬥著的勢力給利用了的話,那日後他該如何自處?

所以,對他而言,諸樊可不能死啊!

李然猛的轉頭看向伍舉,淩厲鋒銳的目光好似要將伍舉活剮了一般。

“哈哈哈哈,諸樊小兒今日命絕於此,實乃我楚國之大幸事啊!”

“先生立此奇功,還請受舉一拜!”

而此時的伍舉,卻直接把李然給再度架了起來。

他不但對李然淩厲憤怒的目光是視而不見,甚至還直接把諸樊之死的功勞全部都給算到了李然的頭上。

是你李然殺了諸樊,是你李然為我楚國立下了這一不世之功!

你李然就是我楚國的大福星啊!

“大夫!”

李然猛的怒吼,眼框內的憤怒已然再也藏不住,瞬間噴湧而出。

“哦?先生這是怎麽了?”

伍舉故作不明的皺眉看著他。

“怎麽了?”

“大夫為何會出現在此處?又為何要出言逼死吳王?大夫難道不知我李子明之計為的就是生擒吳王麽?!”

在李然的原本計劃裏,“生擒諸樊”其實本也是假的,但讓其認清現實,讓他就此罷兵回去休養生息,乃是最終的目的,也是他唯一目的。

“呵呵,先生所言差矣。”

“今日吳王不死,我楚國東陲便永無寧日!”

“他難道不該死?舒鳩之戰,我楚國多少人因此而葬身?這些年來,他又三番五次的前來我楚國襲擾!他若不死,難道先生還希望……先生請自重,先生如今乃是我楚國的客卿啊!既是客卿,便該知道哪些事做得,哪些事做不得!”

你一楚國的客卿,怎麽能幫著吳國說話?還是幫著這場戰爭的始作俑者諸樊說話?

這不是吃裏扒外麽?

伍舉也沒給李然好臉色,而是用最為鋒利的言詞對他進行了反擊。

可是這一下,便算是徹底激怒了李然。

只見他神色忽的陰沉下來,一雙眸子火光四濺,整個人霎時間殺氣凜然!

“今日大夫逼死吳王,吳國上下必定以楚國為世仇,來日楚國有難,吳國趁亂而起,吳楚兩國戰火重燃,不知還會死多少黎首,也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因此而流離失所,這便是大夫希望看到的?”

“再有,今日諸樊之死,中原諸國姬姓之邦,必定將這筆帳算在楚國頭上。然而‘古之為戰者,不重傷,不擒二毛’!楚國如今剛得了這盟主的位置,如今卻又硬生生將一國的國君給逼死了,這等下作的手段,豈不叫天下人所不齒?”

“大夫難道不知今日大夫雖是逞得一時之口快,卻已然是為楚國釀下百年之禍?!非但是為楚國釀下了百年之禍,甚至是大夫一族屆時亦不能幸免!”

站在李然的角度為吳國說話,顯然是不成的。

可是站在楚國的角度,甚至是從伍舉的角度上去說話,那便是理所應當的。

今日諸樊之死,看上去乃是楚國大勝而還,好似自此以後楚國東南邊陲,吳國將再難起勢。

可轉頭一想,此事當真如此簡單麽?

是的,諸樊之死,中原諸國肯定會怪罪李然,唾罵李然,認為李然背棄了姬姓之邦,伸手幫了外姓蠻夷之邦。

可中原諸國的君臣們也不是傻子,他們當然知道吳國最大的敵人乃是你們楚國。

是因為吳楚大戰,諸樊才會因此而喪命,這筆帳翻來覆去,最終還是會算在楚國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