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夜襲,孫武的小菜

由山澗小道偷入朱方城內,可謂兇多吉少,畢竟他們所要直接面對的乃是慶封身邊的一眾精銳。

而伍舉之所以要把這個任務交給孫武,也正是想借破城之事,順便可將孫武置於死地。

可見,這伍舉在對待“敵我”這一問題上,始終是一以貫之的:但凡有可能會妨礙到楚王大業的人,便都是敵人。即便這敵人可能只是存在於遙遠的未來。

這番心思,可謂狠毒,而孫武卻根本不以為意。於是,當下就接過了調兵的牙璋,便匆匆準備去了。

上述所言的這一方法,雖是說起來簡單,可實際上要做起來,卻並非如此。

畢竟是偷渡入城,所以這人數必然不能太多。

可人數若是不多,即便孫武帶人進入了城內,只怕也很難與守軍直接正面展開強取城門的攻勢。

孫武若是無法順利奪得城門的控制權,也自然就無法讓城外的伍舉率領大軍沖進來與守軍進行決戰。

而他所率領的小隊,只怕屆時便是有去無回。最終會被城內的守軍所吞噬。

所以在士卒人數,以及人員的選擇上,孫武自是得做好一番仔細的考量才行。

而根據這些日子從前線退下來的將領所述,朱方城內的守軍,原本大約只有一二萬人。除開這些時日的戰損,如今城內尚有一戰之力的兵士至多也就七八千人。

孫武大致估摸一算,城內若是有八千人駐守,那麽,若選擇強行沖入城中的楚軍至少得有其半數才行。

而且還得選那些有極強腳力的士卒才行。畢竟是先經歷了一番長途跋涉,然後還得靠雙腿沖殺,若無良好的腳力,那是絕對無法勝任的。

而在這裏就產生了另外一個問題,四千人一齊繞山而入,山澗小道又艱險難行,故而定是要費上一番周折。

費時費力,卻還不是最大的問題。

還有就是這四千人的動靜,其實也已絕對算不得小了,所以又如何能做到全程在對方的眼皮子底下保持靜默呢?

就算有伍舉在城外攻城吸引守軍的注意力,可是他這四千人繞山而行,城內於這一側瞭望守軍只要不是瞎子,不可能看不見。

孫武又想了想,最終決定還是要兵行險招!

……

是夜,朔月,伸手不見五指。

“長卿可準備妥當了?”

見得孫武再度前來,伍舉頓時眉頭一皺。

他以為孫武至少要準備一個晚上,等到明晚再行動,畢竟這件事怎麽看都是兇多吉少的事。

可誰知孫武拱手而揖道:

“大夫,今日無有夜色,正好夜襲。只不過,今夜之戰,末將還有一些細節需要與大人商議。”

“哦?長卿但講無妨。”

伍舉臉色甚為凝重的道。

記得大帳內,他剛剛坐下,便聽到孫武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只聽孫武道:

“偷入城中,打開城門,與大夫裏應外合之事,末將深思熟慮後,只覺得此事人數終究不宜太多。”

“且此計只可一,不可二,所以此次必要畢其功於一役!”

搞偷襲這種事當然只能幹一次。

誰會傻到讓你偷襲一次還沒有防備的?

“而若要保證能一擊即中,此番末將遁入城中便不能帶許多將士,武粗略估算了一番,至多百人,且必須是身手矯健之輩。”

“如此方能使這一百多人混入城內守軍之中,待得大夫發起進攻之際,武再率領他們打開城門。”

孫武的最終想法是,利用少數人混入城內守軍之中,然後再見機偷襲。

與之前的帶領大軍偷入城中強奪城門相比,這個方法顯然可行性更高,畢竟人數越少,他們暴露的幾率也就越低。

伍舉聞聲,卻當即面露憂色的看著孫武道:

“長卿當真以為此法可行?”

“區區百人,萬一……”

其實,此刻伍舉與其說是在擔心孫武,倒不如說是他擔心此計不成,自己的楚國大軍反倒是要受其牽連。

孫武帶這麽點人進去,這不是自尋死路麽?

伍舉雖說也非常“贊賞”孫武能夠以身犯險的勇氣。但是,他卻也不希望因為孫武的大意而誤了全局。

“大夫不必擔心,末將只要能率領這一百多人進入城中,那大事必成!”

“大夫只需負責大軍攻城,末將自會於城中策應。”

孫武成竹在胸,其臉上非但是不見有半分懼色,反而還呈現出一副躍躍欲試的表情。

伍舉見狀一怔,也不再多言,只吩咐孫武即刻前去準備動身,而他自己則也準備是聚將點兵了。

……

子時,孫武便帶著一百多個身手矯健的兵士出發了。

在進入山峰南側的時候,他們還能打著火把尋路,所以行動甚為迅捷,只片刻的功夫便徑直攀上了山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