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伍舉凱旋

慶封說到底也只是一枚棋子罷了,無論對於他身後的勢力而言,還是對於李然,亦或是對於楚國而言。

只是這枚棋子知道的東西實在太多,隱藏在他背後的勢力也定然不會允許他落入李然的手中。

只不過,他們終究是小瞧了李然要拿住慶封的決心。

他們更不會想到,隱藏在楚王意滅吳的雄心背後的,是李然誓要揭開一切謎團的決心。

在孫武的一番運作之後,慶封終於是沒死在亂軍之中,而是被生擒活拿了。

於是,這才有了後來孫武所押解的車隊遭襲的事情。

誰都清楚,慶封必須死。

慶封只要一死,他知道的事便無人能挖出來,而楚國內的奸細自然也就安全了。

殺人滅口,斬草除根。

任何智商在線的人都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只是,他們沒想到的是,孫武既然是早就錨定了此人,那自然就是早作了周密的準備。

“先生,眼下楚國內的這內奸遲遲還不肯現身,咱們若是再繼續等下去,會不會引得楚王的懷疑?”

慶封已經被押送回來好幾日,李然非但沒有去審,甚至連左營的大門都未曾進去過。

楚王雖如今是因遷都一事而無暇顧及,但不代表他不知道這件事。

“確是不妥,看來這個奸細也是極有沉府的。既如此,明日若再無動靜,那便不等了。”

李然聽之覺得有理,想了想也確是沒有必要再等下去了。

畢竟,這個內奸既然藏得如此之深,短時間想將其挖出來,僅僅通過慶封這個魚餌,恐怕分量還是有些不夠。

不過,既然楚王執意要遷都乾溪,那就待其塵埃落定後再做計較不遲。因為,李然當下有一個直覺,那就是這個潛藏在楚國內的奸細,到時候一定還會有其他的動作。

所以,到那時再設計將其揪出也不遲。

“先生打算何時離開此地?”

這時,孫武忽的問了一個十分敏感的話題。

饒是李然也不由微微一怔。

他轉頭看向孫武問道:

“哦?長卿想離開?”

孫武一聲嘆息,面露困乏之色道:

“楚王暴虐,剛愎自用,若無先生獻言獻策,楚國衰落乃是遲早的事。”

“武雖得其信任,立下些許戰功,可這並非武之所求。”

“若只因武之寸功而致楚國黎民百姓於水火,余心難安。”

孫武,一個能夠說出“見惡不止,比惡十倍”的人,他自然不會因為楚王的重用而感到沾沾自喜,也不會因為在楚國立下的軍功而感到榮耀。

反之,他還因這樣的戰爭最終黎民百姓所帶來的災難而感到慚愧,遺憾,甚至是悔恨。

作為未來的兵家聖祖,他如今經歷了這麽多的戰爭,他當然已經知道了兵家的殘酷。

或許,正是因為出於這樣的考量,他雖是精通於兵事,但是漸漸的,他發現還是唯有像李然那樣去思考問題的本質,從全局出發去運籌帷幄,才能夠得到真正所謂的“萬全之策”。

那才是真正的“智慧”。

或許,也正是這個原因,孫武在其後世的著作當中,才會極為強調“算”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於廟堂(始計篇),在於伐謀(謀攻篇),在於慎戰(火攻篇),在於用間(用間篇)。

所以,他理所當然的是一個有血有肉,且充滿著強烈人文情懷的兵聖。

“嗯,長卿所言,真乃善人之言呐!”

李然聽得此言,也由衷的為孫武感到高興。

作為兵家,也要有作為兵家的軍事能力。

但是,同時也不能為了打仗而打仗,為了戰功而不擇手段。那樣的人只能稱之為人屠,卻是配不上“兵聖”這個光榮的稱號。

“能聽到長卿你說出這樣的話來,為兄也甚為高興。”

李然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甚為滿意的道:

“放心吧,此間事了,咱們便立刻離開,楚國絕非我等安身立命之所。”

這是李然一直以來的計劃,也絕不會發生改變。

孫武聞聲,這才點了點頭。

……

翌日,乾溪大營內,伍舉終於是率隊凱旋而歸,而乾溪也再度是沸騰起來。

伍舉這一仗,打得漂亮,直把楚國這半年來的憋屈給泄了個幹凈,不止伍舉自己倍有面子,即便是隨楚王一道前來的卿大夫們,也為此而感到光榮無比。

因為伍舉這一仗,確實是打出了楚國長久以來不曾有過的彪悍!

出營十裏,楚王親自前來迎接自己的楚軍,其隆重程度,較之當初李然返回章華台,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臣伍舉,拜見大王!”

“伍卿快快請起!”

“此戰,伍卿力克朱方城,乃我楚國的大功臣,何須如此多禮,快快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