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暗行眾才代表未來

暗行眾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組織,何以竟是能讓原本在齊國已是只手遮天的慶封還如此的為之著迷?

它到底又擁有什麽樣的魔力,能夠讓各國權貴趨之若鶩?

李然皺眉看著慶封,一時竟無言以對。

他不禁又想了想,隨後繼續問道:

“大夫你為何對這一位置竟執著到如此的地步?”

在李然的意識裏,能有如此魔力,讓人著迷無法自拔的組織,通常都只有一個稱呼——傳銷。

而如果真的各國的權貴如今都深陷於如此的傳銷組織的時候,這種後果顯然是極為可怕的。

只不過,慶封顯然並不認同李然的這種觀點。

因為在他看來,暗行眾掌握著這世界上最獨一無二的,非世襲制的權力分配方式。

他用一句話回答了李然:

“暗行眾才代表了未來。”

“未來?”

聽到這裏,李然當場就怔住了。

這世上應該還沒有人比他更知道未來是何種的模樣吧?

暗行眾能代表什麽樣的未來?

它憑什麽代表未來?

“夏商有制,周成典章。自古人以等階而分,皆是如此。”

“可夏商周的君王們都不知道的是,這種制度最不合理之處並不在於制定這種制度的人,而在於這制度本身就存在破綻。”

“自古君王皆稱天命,天命如此,所以這世上的一切便都是他們的。不管是否合理,不管是否能經得起天意的推敲,仿佛這世間的一切都可以用這‘天命’二字囊括其中。”

“君是君來,臣是臣。然而縱觀三朝,君臣顛倒,上下反目,天命這種東西看來又是何等的荒謬?”

“而我等暗行眾,乃專司以下克上,以陰制陽,以合理規章不合理,以人道而制王道!”

“新老之交替往復,這才是這世上亙古不變的真理!世上所有新生的一切都將取代老舊的,無論是制度還是王朝!”

若按說慶封的這番話,其體現出來的目光其實的確是極為長遠的。

而且,也是值得細細推敲一番的。

這與後世的那一句驚世駭俗之語可謂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確實,沒有誰能夠規定誰生下來就注定要成為什麽樣的人。

“天命”這種東西之所以會被命名出來,可不就是為了能夠更簡便的去馭人嗎?

所以,真正的智者從來都不認天命的。

可慶封的這番話,自從他穿越至這一時代後,李然卻還從未從其他人的口中聽到過類似的言論。

即便是在楚國,一個民風彪悍致斯,思想亦是混雜的國度內,他也從未聽到這樣的論調。

這又是為什麽呢?

楚國不是最先稱王的國家麽?他們不是最反感所謂的周禮與天命麽?

不,不對。

楚國反感的,只是他們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所以才想極力的想證明自己,於是楚武王才稱王了而已。

換句話說,楚國雖是反“天命”而行事的,但是他又無時無刻,自始至終都是活在了“天命”的陰影之中。

但凡當時的周王室乃至中原諸國,能給予楚國應有的尊重,想必楚武王也必然不會頭腦一熱,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直接稱王了。

所以,楚人反對天命,說到底其實都是假的。而如今慶封所說的,這才是真正的“逆天而為”。

想到這裏,李然這才突然發現,這一時代的人,雖然明面上都是遵天命的。畢竟這一面旗幟乃是他們統治階級的根基,它是如此的閃耀奪目,也絕不容他們去反對。但其實呢?陽奉陰違的人那可是大有人在的。

就譬如眼前的慶封,若不是今日他是有求於自己,慶封那也斷然是不會對自己如此說的。

而有此共識之人,那必然是不止他一個的。也正是這些人,組成了如今所謂的暗行眾。

這幫人,應當就是這一時代最反感天命和周禮的人了。

“所以……”

“所以老夫置身其中,為的便是有朝一日能夠成為堂堂正正的成為一國之君!”

說了許多,當慶封最後這目的脫口而出的時候,李然還是忍不住有些失望了。

他原本以為慶封,或者說暗行眾能夠懷揣更為遠大的目標,甚至可以與後世的智者相提並論。

然而,慶封的這一句話,卻是瞬間令自己的格局是落了下乘。

成為名正言順的一國之君,便是他的終極目標。

這是何等的落俗?

“那你們就從未想過利用這樣一個龐大無比的組織,利用這些看起來與當下格格不入的思想,去做一些前所未有之創舉?”

“成為一國之君,便是你的目標?”

李然不禁如此問道。

慶封聞聲一怔,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