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能被利用,也是種幸福

暗行眾的行為,縱是聰明如李然,也並不完全能夠將其琢摸透的。

不過,有一點他可以肯定。

既然慶封之亂乃是暗行眾在幕後所安排下的,那麽慶封之所以會去往吳國,那也一定是他們的安排。

只是,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暗行眾如此策劃的目的究竟是什麽呢?

說到底,慶封在齊國為相時,好歹也是暗行眾的七名主事之一。他在齊國的影響力及權力都不可謂不深厚。

若暗行眾真如慶封他自己所言的那般,乃是一個由各國權貴所互為聯合構成的組織,那暗行眾將慶封趕去吳國的目又究竟是什麽呢?

難道說……只因為在齊國,他們已經物色了一個比慶封更適合的人選?

“小子,你的意思是?這一切的背後其實都是暗行眾的安排?”

慶封顯然是有些不太同意李然的這種猜測。

這也難怪,畢竟他對於暗行眾,本就有著一種近乎偏執的信任與著迷。

所以,對於這一言論,他的眼神中不經意間不由隱隱透出了一絲的不屑。

“哦?大夫難道還是不信?”

“老夫自然不信。”

如果說李然一開始猜測慶封之亂乃是暗行眾所為,慶封還有些能信。那麽讓他出逃吳國,慶封便是打死都不會相信。

因為這兩件事,從最終的結果上看,乃是邏輯完全相反的兩件事。

驅逐慶封離開齊國,導致慶封家破人亡,一無所有。

而驅使他去吳國,最終卻讓他成為了鐘離國的國君,東山再起。

倘若這兩件當真都是暗行眾所為,那他們到底是出於什麽樣的目的才這樣做的呢?

難道說他們只是為了讓慶封感受一下大起大落的滋味?

這種完全矛盾的做法,簡直可以被看做是“荒謬絕倫”。

慶封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對李然的猜測是嗤之以鼻,他完全不相信他所偏執的暗行眾,會無聊到這種地步。

更何況,在它看來,這也完全不是暗行眾一貫以來的行事風格。

“可是大夫想過沒有?”

李然眼神忽的凜冽,盯著慶封道:

“你之所以能夠成為鐘離國的國君,難道只是因為你以前身為齊相的身份?”

慶封在逃到吳國後沒多久,就被當時的吳王諸樊給封為了鐘離國國君。

當時的吳王諸樊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難道僅僅是因為慶封以前在齊國為相,他為了彰顯吳國對於別國人才的重視?所以才這麽做的?

顯然不是。

從後面的一系列事情來看,鐘離國的存在,顯然是對於吳國是大有裨益的。無論是戰略物資的輸送,亦或是對於他本身的戰略擴張。

自此之後,吳國在與楚國爭雄的道路上也走得可謂是更加的堅實,且更有了幾分把握。

而慶封的齊人身份,可以說,仰仗著原本齊楚之間便是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以及齊國乃姜姓之邦的身份,顯然由齊人來充當這一可以從中斡旋的角色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再加上他雖已經不是暗行眾的主事,可他仍是暗行眾其中一員,有這一層身份在,他這個鐘離國國君的作用當然就更要比想象中的還要大。

所以讓慶封成為鐘離國國君,無論是對吳國而言,還是對於整個中原而言,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呵呵,就是當真如你所言那又如何?”

“老夫這些年在鐘離國忍辱負重,為的便是有朝一日重返七君之列!”

慶封的意思很明白,無論這一切是不是暗行眾安排,對他而言都無關緊要。

因為他在鐘離國做的這些事,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重回巔峰。

倘若,之前的種種還當真是暗行眾所安排的,那他或許還反倒是更加喜聞樂見了。

這讓李然一時感到十分的不解,他不禁是皺眉看著慶封問道:

“即便是被利用至此,你居然也毫不在意?”

“利用?呵呵,你這豎子果然還是太年輕了啊!”

慶封忽的一笑,臉上不屑之色頓時滿溢,並是嗤笑一聲後言道:

“你李然好歹也是個知書明理的,且洞察人心之人,居然也能說出這等的渾話來?古往今來,凡是史書所載的,又有幾人不是在利用別人的同時又為他人所利用?”

“想我興周五百年之太公姜子牙,文王之所賴。難道這不是利用?”

“況且,你敢說你在曲阜扶持魯侯上位之時,就沒有想過要利用旁人之力?那你與晉國的韓起與羊舌肸又是怎麽一回事呢?”

“而你如今在楚國,這種種的策劃之中,難道就不是為楚王所利用?”

“大家不過都是同命之人?又何分彼此呢?”

話音落下,條石堆砌而成的監牢內頓時鴉雀無聲,饒是孫武也忍不住屏住了呼吸,靜默思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