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厥慭之會

晉侯想要會盟諸侯,討伐楚國。此消息隨著晉侯的詔令在天下間流傳開來。

顯而易見的,畢竟在中原,晉國仍舊是老大哥,周圍的小弟們除了秦國以外,其他諸侯國多少還是要聽晉國的話的。

唯獨鄭國,在得到了這個消息後,朝野上下皆是犯了難。

與楚國正面開戰,這絕不是子產願意看到的。

要知道現在楚國的勢力正如日中天,倘若真的一旦與之開戰,那他鄭國就勢必淪為第一戰場!

要說鄭國為什麽此前一直在晉國和楚國兩邊來回搖擺?為的不就是盡量避免戰火燒到自己頭上?

這才好了多久?怎麽又搞上了呢?

本就因為巫人之言,豎牛豐段等人的事忙得焦頭爛額的子產,一聽到這個消息,頓時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好一陣團團轉。

思來想去,他最終決定還是先詢問一番李然的意見。

畢竟此刻李然身在楚國,楚國到底會如何回應,晉國與楚國是不是真的會打起來,這些都要先搞清楚再做決定。

而楚國這邊,李然如今卻還不知道這個消息。

這一日,伍舉前來拜訪,兩人在大廳之中閑談。

自上次拜訪過李然後,伍舉就甚少出現在李然的視野中了。

而他這一次前來拜訪李然,其實說白了,也就是為楚王當說客。

希望李然能夠繼續留在楚國。

“先生才高智絕,若不在我楚國施展,其他諸國,誰人可以容得下先生?”

伍舉這話說得很有意思。

以李然的才華和智商,其實在哪一個國家都能活下去。

可要他真正的施展才華,那還非得是楚國不可。

因為其他諸國也確實是都爛透了。

所謂世風日下,禮壞樂崩,在這樣的大爭之世,李然的那一套東西,顯然對於已然被各級卿大夫所架空的中原各國而言,是毫無用處的。

這些個卿大夫,大都只考慮自家利益,確是很少再有“公德心”的了。

所以,像李然的這些個才智,若想要得到充分的發揮,就還非得是找到像楚國這樣的“君權”制的國家才行。

而如今,放眼天下,真正意義上還具有實力基礎的公室,除了楚國之外,還能有哪個?

當然,秦國或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更何況他老爹也是在秦國。但是,自秦穆公之後,秦國素來與中原無甚往來,你李子明就算是能為秦國所用,又能對天下有什麽作為呢?

“呵呵……大夫或許是有所不知,如今大王早已不再對然不再信任了。”

李然話到這裏微微一頓,而後嘆道:

“李然如今既是無用之身,那徒留在楚國又有何益?”

“伍舉大夫便不要……”

“哎……先生是有所不知啊……”

就在李然話未說完之際,伍舉卻也是一聲嘆息。

這讓李然不由微微感到疑惑。

隨後便不再言語,只聽伍舉是繼續言道:

“近日北邊傳來消息,晉國已令韓起為帥,親率三軍,準備會盟諸侯,討伐我楚,以救蔡國。”

“大王得知後,深感不妙,一直在苦思應對之法,食不能寢,夜不能寐,輾轉反側已有數日。”

“我想大王這下該當是真的後悔了,悔不該當初不聽先生之言。”

陡然聽得這個消息,李然頓時心神一震。

他很清楚伍舉不會用假消息來蒙騙自己,也就是說晉國真的是準備出兵。

而這對他而言,豈非是個機會?

於是,他又想了一想,並是不動聲色的問道:

“哦?晉國要會盟諸侯?卻不知是在何處會盟?”

既然晉國要會盟諸侯攻打楚國,那這會盟的地點可就太重要了。

伍舉答道:

“厥慭。”(jue yin)

“什麽?厥慭?”

李然一聽這地名,原本充滿希望的眼神,瞬間便墮入到了極度的失望當中。

這地方李然是知道的。因為,當年他去衛國賑災的時候,就曾經路過那裏。

那是在衛國邊境上的一個處鄉郊,地處偏鄙,車馬難行。

晉國既然要救蔡國,那把會盟諸侯地點選在這裏做什麽?

厥慭此地,遠在衛國地界。衛國雖是位於天下之中,確是便於會盟。但是此地畢竟距離蔡國是十萬八千裏。而且還只是一處小邑,根本無法容納萬乘之師,別說萬乘之師,可能連百乘都不一定能展得開。

所以,晉人選擇在此地會盟,那不擺明了就只是走走過場?

“這伍舉說得還真沒錯,這些人還真就是爛透了!”

李然此時也是不免心中一陣吐槽。

他深知韓起等人如此的安排,擺明了就沒打算真的營救蔡國。

更沒有真的打算與楚國交手,這場會盟頂上天就是一個形式,是一場由晉國發起的,中原諸國為他們最後一絲榮耀而相互表演的舞台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