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中原亂成一鍋粥

於是,鸮翼便接著說道:

“魯國季氏那邊,最近動靜也很大,主公在入楚不久,叔孫大夫便也突然離奇辭世了。而那豎牛竟是以叔孫氏外戚的身份,與季孫如意裏應外合,攪得叔孫家是雞犬不寧!”

李然眉毛上挑。

“叔孫大夫去世,那季孫如意定然不會安分,而豎牛若在魯國,肯定也會摻和一把!”

“正是,好在叔孫氏出一庶子,也就是祭姬所生的兒子,名為叔孫婼。豎牛立此子為叔孫宗主之位,而叔孫諾則是一邊示弱,也就是裝瘋賣傻騙過了季孫如意和豎牛,待局勢稍定,便立刻將豎牛趕出了叔孫一族。然而,叔孫氏卻也因此而元氣大傷,不少家臣皆歸附於季氏!”

李然回想起和叔孫豹的過往,也是唏噓不已。

未曾想,他這一入楚多年後,中原竟發生了這麽多的變故。

“前不久,魯侯一時情急,想要一舉將季氏除去,卻因實力不濟,未能取得成功,如今魯侯正流亡在外,似在鄆邑附近,情況也不甚明朗!”

“除此之外,宋國華向二族與國君互質,齊國田、鮑二氏攻欒,高二氏,田氏如今在齊國可謂是一家獨大!……”

鸮翼一通說完,看著李然,想聽李然能有什麽應對之策。

李然沉默些許,眼看如今中原諸國皆是大亂,而除了鄭國和魯國看似是和豎牛有關之外,其他幾處好似並沒有什麽相通之處。仿佛這些國家的動亂都是因為其自身的緣故,才會如此。

但是李然卻心知肚明,這些事和“暗行眾”定然是脫不開幹系的!

就如之前所言,暗行眾乃是一個權卿聯盟,而這些國家無一例外,幾乎全部都是那些權卿貴胄們在搞事情,當然,他們做的這一切目的,就是為了各自能夠順利架空各國的君權。

隨後,李然不由是嘆息一聲:

“若是楚王尚在,又何至於此……這也正是我一直所擔心的,楚國之不存,則各諸侯之公室亦是名存實亡矣!”

鸮翼聞言,卻是顯得有些不解,不禁問道:

“主公何出此言?”

只聽李然是淡然道:

“夫天下之事,福禍互為依存!楚國之強盛,固然對於中原而言可視為威脅,然而也正是因為有強楚的存在,這些中原的諸侯們才能因此而團結一致,而那些權卿,也自然就不敢妄動。”

“當年平丘之會上,我曾設計令季孫宿受困於晉國,也正是利用晉楚互為爭霸的這一天時。”

“而如今,楚王一倒,楚國榮光不再,這個外憂也自然就不存在了。那些諸國的權卿們,又如何會不亂?……”

鸮翼聞言,不由恍然大悟,但隨後又亦是頗為惋惜的回道:

“只可惜……即便是主公,亦是無力回天……這楚王熊圍自辱於乾溪,可當真是令人失望透頂!”

楚王熊圍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可取之處,李然是深知的。一開始,他雖也是不情不願的幫著楚王做事。但是,當誘導楚王的側重點逐漸東移到吳國身上之後,李然便是已經想清了這其中的邏輯。

而李然也曾一度認為,楚王熊圍能在自己的扶持下達成真正意義上的稱霸。但是,又是由於熊圍本身性格上的缺陷,最終卻不可避免的逐步走向了毀滅。

而這,也並非是他李然可以改變得了的。

熊圍的失敗,祭氏的傾覆,也都讓李然的心中一時是充滿了負罪感。

兜兜轉轉十余載,李然就仿佛是做了一場大夢一般。

李然不禁在想,如果他當時能安安穩穩的待在鄭國,那是不是很多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呢?

如果他不幫助楚王熊圍順利的擊敗諸樊,並是拿下鐘離,如果吳楚至今依舊在對峙著,那楚王會不會就沒有後面的乾溪之敗了呢?

而中原各國,又是不是會就此消停呢?

很顯然,這一平衡如今一旦被打破,那麽整個天下就不可避免的將再一次陷入到更大的動亂之中。

若是如此,那顯然祭氏也就不會慘遭滅門之禍。所以,如果要這麽說起來,那祭樂是不是也同樣是被自己給拖累了呢?

李然命鸮翼且先行退下,而鸮翼又去見了孫武,畢竟二人也是多年未見,自有有些話要說。

李然又去看了會祭樂和女兒,隨後吩咐下人是要了些酒菜,便是自斟自飲起來。

李然在聽了鸮翼的話之後,逐漸意志消沉。

他也越來越堅信,就是因為自己的原因,以至於現在的中原會亂成一團。

而如今,他僅以自己的力量,也根本就無法和暗行眾抗衡。

暗行眾手眼通天,遍布天下,之前李然在還渾然不知的時候,便能隱隱猜到有這麽一個神秘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