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祭樂失憶

李然看起來是心意已決,並是直接揮了揮手,讓孫武是退了下去。

孫武自知也不好在先生面前表現的太過於違逆,於是也只得是暗嘆一口氣,便退了下去。

接下來幾日,李然更是誰也不見,只一心照料祭樂和女兒,倒是享受起了這難得的安逸日子來。

鸮翼看到如此情形,只得對孫武說道:

“主公雖如此,但我等卻不能跟著一起消沉,我還是要前往鄭邑探知消息,以便於掌握更多的情況,以供主公來日能有所決斷!”

孫武不無嘆道:

“哎……眼下也唯有如此了。”

“鄭邑那邊的消息,鸮翼會詳實回稟,若主公重新振作,長卿可汲其利害,向主公匯報!”

“好!武記下了。”

孫武和鸮翼在前行走,馬夫則是駕馭著馬車跟在後面,還沒有到城門口,卻發現不少庶人一群一群的出現在街道上。

孫武和鸮翼對視一眼,也不明白到底是發生了什麽。到了城門口,卻看到外面還有好多,而且看他們的裝扮,似乎正是鄭邑那邊過來的。

孫武召來城門守將,守將見是孫武,便當即是促步小跑過來,拱手抱拳問道:

“葉公有何指示?”

孫武如今依舊是葉邑的縣公,故而守城主將才會如此的稱呼。

“這些人是怎麽回事?”

孫武指了指城內外的那些庶人,守城主將回稟道:

“回葉公,這些人都是從鄭邑逃來的流民!”

孫武稍有些疑慮,鸮翼倒是恍然大悟:

“定是子產大夫的新政被推翻,這些庶民轉眼間又變回了私奴!而這些人畢竟此前已是享得子產大夫的澤惠,故而又如何肯重新成為勛貴們的家奴呢?想必,他們是聽到了主公在此落腳的消息,特來葉邑投靠的!”

“如此說來,可算得是個好消息!”

孫武很是高興,在送別鸮翼之後,便又沿路是詢問了一些途徑此處的鄭國庶人。

他們這些人,果然是聽聞李然是來了葉邑,才特意前來投奔的,也希望葉邑能夠收留他們。

待孫武確認之後,便立刻趕回,並興致盎然的把這個消息是告訴了李然。

然而,李然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卻依舊是充耳未聞,只一味的哄著懷裏的女兒。

孫武看到如此情況,也是有些呆然,知道眼下是全然指望不上李然的了。但是這些流民又不能不管,總是要妥善安置才是。

於是,孫武便是找到了葉戌,葉戌乃是當年在巢邑之戰中,被孫武發現,並得以幸存下來的吳人。

那時,這葉戌只有十來歲,因為懼怕自盡而遲遲不敢下手,正巧這一幕是被孫武發現了。

而孫武因對於這場大戰,多少是有些負罪感。而看到了葉戌,便頓生憐憫之心,於是就將其是帶在了自己的身邊留用。

後來,孫武授封為葉公,葉戌也就此時安排到了葉邑,並以地為氏,取名為“葉戌”。

而葉戌在葉邑這些年,成長得也很迅速,並在孫武不在葉邑的這段時間,葉戌憑借著自身的能力,硬生生在這紛亂的楚國局勢中,守得葉邑這一方的安寧下來。

孫武由此,也覺得此子確是可造之材,便是直接提拔其為葉邑邑宰,並在自己不在的這段時日裏是全權處理葉邑的政事。

而葉戌也是不負重托,將葉邑是管理的井井有條。這也讓孫武是十分的滿意。

而葉戌在聽到孫武的話後,不禁沉吟道:

“葉公,在下目前有上中下三策,還請葉公裁奪!”

孫武點了點頭。

“嗯,那就說來聽聽!”

“其一,葉邑這地方雖然不大,但也是南北溝通之重鎮!既然如今主公在這些流民當中是頗有聲望,那就理應全部收納進來!給他們分配田畝,便讓他們在葉邑落戶安宅。”

“葉邑也可得以擴充,從此以後,葉邑便是背靠楚國,北望中原,成為一方諸侯,可稱霸一方!此為上策!”

孫武想起李然的狀態,不由的在心裏苦笑不已,不動聲色的問道:

“那麽中策和下策呢?”

“中策,乃是糾結這些流民,加上葉邑的兵甲,趁著鄭國內亂未歇,以清君側之名,自取鄭邑,如此豐段可除,祭氏大仇可報!只是兇險不小,也稍顯倉促!”

“下策,便是勸返這些流民,守拙待命,面鄭而和楚,但是這樣只能爭取暫且的安寧!並不長久,且還喪失人心,此舉實為下策。”

孫武細思,開口道:

“這上策和中策,一時倒也令人難以抉擇,而這下策確是不值得考慮的!”

葉戌只知道夫人昏迷,還不知道李然喪志,於是說道:

“那可讓主公來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