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伯有殺人案的調查

子產一副老態龍鐘的模樣,讓李然不由感到一陣心酸。

而子產在見到李然後,也是唏噓不已,看著當年如此意氣風發的小夥子,如今臉上也已布上了一層滄桑。

而這時,祭氏族人和鄭邑的百姓、商人也已是紛紛前來,對李然一眾是表達了最為誠摯和熱烈的歡迎。

李然也是紛紛與眾人行禮。而子產見了這一幕,看到這些許久未曾遊街慶祝的民眾,不由面帶一笑:

“哎……自從子皮他突然離世之後,鄭邑的百姓們好像也已經許久不曾如此歡愉過啦……”

子皮,也就是罕虎,其生前作為鄭國七穆之首,其實乃是子產最為得力的助手。他為了團結各個穆族大宗,支持子產的改革事業,也可謂是嘔心瀝血。而從中所起到的制衡作用,亦是極為緊要的。

所以,罕虎死後,子產便是大哭了一場。並是說出“吾已,無為為善矣,唯夫子知我。”(釋意:我完了,沒有人再為我辦事了,只有子皮是懂我的!)

而事實上,也確實如子產所擔憂的那樣。自那以後,子產對朝政的掌控力度就開始日趨緊張起來。

再加上後來新君即位,對於子產的勢力和威望也都是極為忌憚,以至於最後被作為實際二把手的豐段尋得了機會,並被其扳倒。

而新政也就此是陷入停滯。甚至是連鄭人最引以為傲的商人勢力,也因子產的牽連而被清算。

李然聞言,不由是嘆息一口:

“然這些年來不曾顧及鄭國,不曾想到子產大夫因在下而蒙受了這般的冤屈,實屬然之罪也!”

子產聞言,臉上苦笑一聲,卻還是擺手言道:

“你初到楚國,並為楚國出謀劃策。僑此前確實曾怪罪過你。不過如今想來,你那時又何嘗不是用苦良心?而如今的形式,似乎也更是證明了,唯有存在一個強楚,或許才是對如今的天下更加有利的。”

“哎,想我周人與楚人鬥了幾百年,然而到頭來,卻是成了這般互相依存的關系。諷刺……當真是諷刺啊!”

“更何況,此番子明你如今又替僑解了如此的危局。僑亦是由衷的感激啊……只不過,僑如今年歲已高,恐不久便要隨子皮而去……子明的這一份恩情,僑怕是不能再報了……”

忽聞子產的這番言論,李然覺得此言不便在大庭廣眾之下言說。便立即是與圍上來的眾人告別,並是與子產一起來到其府邸。

兩人又席地對坐,李然則先開口道:

“大夫,如今鄭國百廢俱興,一切還有賴大夫主持大局。大夫方才所言,實為不妥,大夫萬萬不可只因小挫而心灰意冷啊!”

子產輕輕搖了搖頭。

“哎……僑如何不知鄭國如今的局面?然而僑一人終究精力有限,僑如今已年逾花甲,日薄西山,能撐得一時便是一時吧!……只可惜子明你非為鄭國上卿,無有這公族的身份。否則,僑倒也不必如此擔憂……”

子產說著說著,不由得落下淚水,李然勸慰道:

“大夫不必憂慮,鄭國上下,有能者頗多,倒也並非無可用之人。譬如子太叔,他素與大夫交好,又為人寬厚,然以為當可大用!”

子產也想到了遊吉,卻顯得是頗為擔憂。

“子太叔素來與人為善,為政亦是以寬示人,乃鄭國上下所周知的老好人。只不過……為政之人又豈能太過寬仁?子太叔若不能硬其心腸,無有一些雷霆手段,又如何能震得住這朝野上下的一眾宵小呢?”

“哎……先不提這些了。關於豐段和駟帶之死,不知子明你有何見解?”

話鋒一轉,而李然其實對此也早有想法。

“然以為,此事需得作兩手準備。一方面需官家及時給出一個說法,好讓鄭邑的各穆族大宗就此穩定下來,如果讓這鬼魂之說再繼續下去,對鄭邑是有百害無一利的!”

“另一方面,則是該調查出這幕後究竟是何人?雖然這幕後之人,似乎與我們無仇。但也應將此事調查清楚,以平息眾人的憤意。另外,也可防止再有人利用此事興風作浪!”

“畢竟此事攸關百姓對於公家的信心,所以然以為務必要妥善處置!”

子產聞言,不禁是點了點頭,說道:

“嗯,既如此,那此案便交由子明你來處置吧。至於給宗族那邊,僑也早有決斷,就由子太叔出面,請示國君,賜公子嘉之子公孫泄和伯有之子良止,二人重新封為鄭國的大夫!並恢復其公族的身份。以此來安撫眾人之心!”

重新封賜伯有的後代良止為鄭國大夫,這個舉動其實所有人都能理解的。這無非就是為了“平息”伯有的鬼魂。(春秋時期,罪人的後代通常會被剝奪貴族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