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覲見晉侯

李然得聞趙鞅竟這般胸有成竹,高興之余,卻不免也有些擔心。

“卻不知晉侯究竟是有何把握能夠力排眾議,促成此事呢?”

趙鞅聽問正欲作答,此時,他們所在的房屋,其內室的門卻是突然“咯吱”一聲被推了開來。

李然不由朝那屋內看去,卻見董安於竟是直接走了出來,並是頗為篤定的言道:

“呵呵,倒也無它,只是如今寡君新立,範氏又豈敢太過造次?我晉國素來便是天下之伯主,替他國主持公道,本就是理所當然的。對於這一點,又豈是那範鞅能招架得住的?只需寡君於朝堂之上將魯侯之事就此敲定下來,不待他範鞅反應過來,屆時木已成舟,魯侯直接歸國,一切也就塵埃落定了!”

李然一邊聽著,一邊再是定睛一看。但見那董安於的衣服上竟是沾滿了白灰。

原來,此間屋內竟還有一條內道,乃是直通趙府的。而董安於就是又通過這一條通路而來到此處。

董安於抖擻了一番身上的泥灰,然後便是上前與李然又是一番作揖。

“原來是閼於先生。”

(閼於:董安於,字閼於)

而李然一邊還禮,卻還是不無擔憂的回道:

“只是範鞅此人亦是老謀深算,難道當真不會對此有所防備?”

只聽董安於又是言道:

“呵呵,實不相瞞,其實關於此事,安於早在子明先生來晉國之前便已是有所籌謀了。而家主其實也是一直在等著子明先生來我晉國遊說,所以才遷延至今。畢竟,此事若家主直接與寡君去說,有範鞅在那從中作梗,此事必然不成。而如今有子明先生一起,便是大不一樣的了。”

原來,自趙鞅和董安於上次拜見李然而不得,他二人回到了晉國後,董安於卻也一直在尋找機會。所以,他就格外關注李然的動向。

當他得知李然去了鄆邑,而且還帶上了自己的私兵,便已是猜出了李然的下一步動作必是訪問晉國。

於是,董安於便開始策劃勸說當時還身為太子的晉侯午。

在董安於的授意下,趙鞅對晉侯午亦是多次言及此事,並言說此事若成,便足可替太子立下一番君威,也好讓範鞅等一眾卿族日後也不敢太過藐視於自己。

而年輕的晉侯午本就有著重振公室的雄心,所以也是一拍即合,自然就記下了此事。

至於,董安於究竟是如何猜出李然會來晉國求援的?

其實這也不難

畢竟,世人皆知如今的魯侯已是走投無路,也唯有前來遊說晉國,才有那麽一絲希望。

而魯侯所派來的無名使者又大都會被範鞅的手下給直接截住遣返。

很顯然,李然如今的這一個洛邑太史的名頭,是魯侯唯一能夠指望得上的了。

既如此,李然他會不來嗎?

顯然不會

李然聞得此言,也是不由覺得董安於這個人,雖是年紀也不大,卻也是個懂得審時度勢的一把好手。且其人目光深遠,確是頗有韜略。

也難怪趙文子當年,竟會這般在意此人。

於是,李然也不再多言,直接是欣然答應了下來。

臨別之際,趙鞅又是朝著李然是深鞠一躬:

“子明先生,待魯侯歸國之後,先生當真不考慮助鞅一臂之力?”

李然還禮道:

“在下心意已決,恕在下實難從命!”

趙鞅又頗為失望的嘆息一聲,隨後待李然是穿戴了好衣帽,二人也就此別過。趙鞅與董安於乃是又從暗道而去,而李然則是從屋內出來後,就看到了子路竟在不遠處候著。

隨後,子路又一路護送李然是回到了驛館,孔丘見到他們回來,便急忙將他們迎入屋內問道:

“情況如何?”

“已經定下了,趙上軍明日便會帶我入宮面見晉侯。按照他們的說辭,其實晉侯早就想要插手此事了,只是苦於之前沒有合適的契機。而明日,待我當著文武公卿的面言及此事,晉侯便會當場下得詔令!”

李然將情況詳細的和孔丘說明,孔丘聞言,不禁是松了口氣。

要說此事竟會這般峰回路轉,孔丘也是萬萬沒想到的。

“若真是如此,魯侯歸國可就有望啦!”

“嗯,待明日入宮後,我自會見機行事,盡量促成此事!”

孔丘亦是滿臉的喜悅之色,他這些年,其實也一直都在為魯侯一事而奔波,此刻終於是讓他見到了一絲曙光。

……

次日清晨,一輛馬車是直接停在驛館門口,原來是趙鞅派來的。

李然當場會意,只他一人坐上馬車,便是到了宮門之外,卻見趙鞅已經等他多時了。

又是在宮正的帶引下,李然終於是來到了偏殿。

範鞅列席於殿內,又見李然到來,眼睛不由自主的是眯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