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田乞諫齊侯伐魯

趙鞅“嗯”了一聲,點了點頭,並是回道:

“子明先生乃當世大才,得之可安天下!若就此沉淪,未免是太過可惜了!”

而董安於對此,倒似乎是成竹在胸:

“呵呵,主公請放心。即便是子明先生有意隱退,只怕也是沒那麽容易。這世上,不想讓他就此消停的,可還大有人在呐!”

……

另一邊,範鞅則是在豎牛的提議下,給齊國的田乞是去得了一封信紮。

田乞收到信後,眯了一下眼睛,意味深長的一笑,隨後便起身前去拜見齊侯杵臼。

齊國田氏,雖為陳國公室的後裔,但在田乞這一代,卻已經通過之前所提過的一系列重商主義,以及各種邀買人心的手段,是在齊國是建立起了強大的民意基礎。

而隨之而來的,便是田氏在齊國的權勢熏天。

當年,晏嬰尚且還在世之時,就曾擔憂齊國的田氏遲早會架空君權。

而如今,年邁的齊侯杵臼,也早就感覺到了來自田氏的威脅。

只不過,齊侯杵臼雖是有心改變這一格局,但也是為時已晚,無可奈何了。

聽聞田乞前來拜見,齊侯杵臼也唯有是與他以禮相待。只見田乞促步上前,行了君臣之禮後,便是開口言道:

“君上!當年為了協助魯昭公,我齊國替其攻下鄆邑以為其安身之所。而如今陽虎上位,竟是又將鄆邑私自奪回,簡直是欺人太甚。臣聽聞陽虎近些時日一直都在那裏是蠢蠢欲動,更是與四鄰都結下了怨仇。”

“陽虎一意要與晉國結盟,對晉國是言聽計從,顯然是要對我齊國不利。而魯國乃我齊國之門戶,絕不容有失。陽虎此人於我齊國,於天下都是極大的隱患。臣以為,應當出師討伐魯國,以為懲戒!”

齊侯杵臼聞言,卻是淡然道:

“兵家之事,用之不祥,寡人以為伐魯之事……還需得從長計議……”

誰知,田乞卻是突然嗆嘴回道:

“君上,此事何必從長計議?要知此事亦關乎我齊國之霸業!君上難道是忘了當年的復興之志?如今陽虎無道,為虐鄰邦,君上正可以此興義兵以討不臣!又如何能坐失此等良機呢?”

齊侯杵臼聽罷,也是不由得一愣,但又隨後嘆息道:

“哎……寡人老矣……老矣!”

田乞搖頭道:

“君上切不可如此說,君上正值春秋鼎盛之時,正可有所作為!反觀晉國,自趙文子之後,日漸式微,時至今日竟是直接得罪了各路諸侯。此刻正是合諸侯以弱晉國的大好機會,君上可萬萬不能錯過!”

“如今只需對魯一戰便可盡收天下之心,而君上若是對晉魯之盟如此聽之任之,那我齊國豈不是讓天下諸侯寒心?所以,還請君上速決!”

齊侯杵臼聽得這些話,也是緩緩的點了點頭。

“那……依卿之見,派何人前往為宜?”

田乞則是立刻回道:

“上卿國夏,可擔此重任!”

或許是因為齊侯杵臼老邁年高,只能是微微點了點他那略顯沉重的腦袋,並是應道:

“既如此,便依卿所言!命國夏領兵五萬,兵發魯國!”

而這時,陽虎也是剛從晉國回來。

他還在為孟孫何忌的事情而感到憂心,卻又突然聽聞齊國竟是前來討伐於他,不由又是大吃一驚。

然而,大軍壓境,陽虎也是不得不火速應對。

至於季孫斯和孟孫何忌,陽虎自是不敢將他們留在國內的。所以,陽虎當即決定是親自駕車載著季孫斯,而孟孫何忌那邊則是由孟氏家宰公斂陽執轅,點齊了兵馬,直接是浩浩蕩蕩的奔赴前線。

兩軍對壘,陽虎下令安營紮寨。

此時,國夏所率齊師也早已趕到,正在那裏是以逸待勞。

陽虎稍稍安頓下來,便帶著季孫斯、孟孫何忌、公斂陽以及一眾將領是召開戰前會議。

“齊師雖然早到了幾日,但畢竟是遠道而來,如今我軍方至,若是夜襲齊師,齊師不備,必會自亂陣腳!”

只見陽虎在那說著,季孫斯卻是一句話都不敢說。

雖然名義上,陽虎才是季氏家臣,但是主仆的身份,如今卻如同是顛倒了過來一般。

如今整個季氏,都是唯陽虎馬首是瞻,季孫斯反而成了客人一般。

所以,陽虎所言,季孫斯皆是不會反對的。

而既為三桓之首的季孫斯此刻都不說話了,那其他眾人呢?他們又哪裏敢接話?

陽虎見得得眾人皆不敢忤逆於他,他亦是不由志得意滿,竟是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哈,諸位不必如此拘束,集思廣益嘛,我陽某,也不是一個剛愎自用之人。大家若是有別的什麽想法,盡管說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