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三顧李然

趙鞅聞言,也是不由得一愣。

不過這也難怪,畢竟這是他第一次聽到這樣怪誕的事情。

“哦?鞅對此……倒是不太明白……先生何故這般說?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晉國若是衰弱了,對於範氏又有何裨益?……”

李然則是微微一笑,並是繼續淡然言道:

“範鞅臨死之前,所為的種種劣跡,不知將軍可曾搞明白過?”

趙鞅略做沉思,並是神色凝重的搖了搖頭:

“趙鞅愚鈍,確是搞不明白……範鞅在最後幾年裏,四處與鄰為敵!按理說……範鞅他即便不為晉國,就算是為了自家利益,也不該讓晉國陷入如此被動的境地。”

“晉國式微,範氏又能好到哪裏去?這範鞅之前所為種種,讓人實是看不透啊……”

李然自然是知道這些其實都是暗行眾的陰謀。

但是,他眼下卻還不想讓趙鞅知道暗行眾的存在。而從李然的觀察來看,趙鞅好像也確是還不知道暗行眾的存在。

畢竟作為範氏的死敵,暗行眾也的確不太可能跟他取得聯系。

所以,李然決定是要換一種方式來說。

“呵呵,將軍可能是不曾想過這樣一個問題!邦國之興衰,又與該國的卿族大夫們是有何幹系?”

“昔日鄭國的豐段豐伯石,以其公孫之輩,身居鄭國六卿的高位,卻依舊是勾結外邦,在鄭國是為非作歹,並給子產大夫是帶來了許多的困擾!再譬如昔日的魯國季平子、齊國慶封之流又是如何?”

“所以,邦國之興衰,對於公卿而言雖為其根骨,卻絕非是其全部!尤其……是當天下大亂之時!將軍以為,當一國陷於罹難之時,該國的公卿大夫們,大多又會如何自處呢?”

趙鞅認真仔細的想了想,並是回答道:

“趨利避害……通於鄰國?”

李然撫掌笑道:

“呵呵,將軍所言正是!而這……不正是豐段和季孫意如之流所為之事?他們曾一度是依附在範鞅之下,而當時晉國實力強勁,所以範鞅也的確給予他們一些保護。而如今,晉國式微,齊國卻又大有卷土重來之意!”

“到那時候,即便是連晉國的範氏,都只怕是會依附在齊國之下,而且,到時候萬一真得了齊國的幫助,他們不也一樣可以在晉國國內呼風喚雨?!”

趙鞅聽了,不無有些震驚的點頭道:

“所以……先生之意……他們或許已經是已經成為了某種同盟的關系?”

暗行眾做事,其實也是和暗行七君的性格有關。有的時候,為了本國的利益,暗行眾之間甚至也會互相猜忌。但是更多的時候,卻又是互相扶持,尤其是在共同抵禦君權的這條最為古早的道路上。

所以,這種事如果不格外的去說破,旁人是很難察覺到其中的奧妙的。

李然對此卻也不置可否,只是說道:

“範鞅眼看你們趙氏即將取代他們成為晉國的正卿,而他們範氏也將在晉國逐漸失去主導地位,所以便將重心是放在齊國的身上。這麽說起來,將軍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了呢?!”

趙鞅聞言,不由是大為震驚,不禁倒吸一口,並一邊搖著頭,一邊是難以置信的說道:

“這一點……鞅可是聞所未聞的!即便是閼於……也從沒有如此想過!但是……先生所言又是如此的合情合理,令人不得不服啊!”

李然繼續說道:

“所以,範鞅彼時不惜同時得罪宋國,魯國,乃至鄭國,其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了!而且,你們六卿之間是互為內鬥,將軍以為,田乞就不會從中再做些什麽?!”

趙鞅不禁是一陣點頭,並是問計道:

“那……不知道究竟該如何應對?”

但見李然卻是又搖了搖頭:

“呵呵,範鞅當年,雖是設計得不錯。卻獨獨沒有料到,齊國竟是也頓生變數!如今,太子荼的突然崛起,卻是反過來一時壓制住了風頭正盛的田氏!”

“故而,田氏如今的心腹大患,不在天下諸侯,而是在於太子荼!而且如今齊侯年歲已高,恐怕也是時日無多,而田氏和太子荼之間的爭鬥,只怕是會愈發的激烈。所以田乞這一時半會,也沒太多的心思介入你們晉國的內鬥了!”

“而這,正是將軍得以致勝的良機啊!”

趙鞅一邊聽著,一邊是點頭道:

“先生言之有理,這齊國太子荼的名聲,鞅也有所耳聞,確是可謂後起之秀!看來……先生上次前往齊國,收獲亦是不小啊!”

李然卻又微微一笑:

“只可惜……太子荼雖可制衡其一時,但是畢竟還是太過年輕,不懂得‘剛者易折’的道理。而在面對田乞這樣的對手時,若無有謀略,時間一久,只恐也終非其敵手!不過……在此期間,卻是將軍唯一的可趁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