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趙氏的危與機

李然聽了趙鞅此如此贊許,卻是淡然笑道:

“將軍過譽了,其實李某所言,不過是取天下的正途!只是……將軍若欲實現此理想,卻還是要著眼於現在。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現如今卻還有很多事情等著將軍去做!”

趙鞅忙道:

“如此……便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李然擺了擺手:

“賜教倒是不敢當,不過,如今天下紛亂,此乃趙氏致霸之機!不知將軍可知?”

趙鞅略做沉思,卻還是微微搖頭,一副不明所以的模樣。

這時,只見李然又是微微一笑,並是繼續言道:

“如今天下紛亂,諸侯皆是各自為政,各國也都有各國的煩擾,即便是齊國,亦不例外!齊國如今國內有隙,亦暫時無暇顧及別國,而楚國、秦國、吳國、越國,更是互相攻伐,無暇問鼎中原。”

“所以,將軍何不借此時機,內修政治,厲兵秣馬,隨後再畢其功於一役,一舉而安定晉國?!”

“只是……趙氏的這一戰,可以說是定鼎乾坤之戰!將軍,然且問一句,趙氏若戰,可有些許的把握?”

趙鞅略作得一番沉思,卻是直接搖頭道:

“以一敵二,尚且不能。更何況還有邯鄲氏這個肘腋之患?若是單憑現如今的趙氏……恐無必勝的把握……”

李然聞言,不由是點了點頭:

“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將軍既知自身實力是有所不濟,便更應要與韓、魏兩家是同氣連枝才行啊!”

趙鞅此刻卻不由面露難色。

“韓氏尚且好說,但是魏氏……雖然鞅此前已與魏氏彌合了關系,而且如今也和魏戌可謂是心照不宣……但如果是要和中行氏、範氏一戰,恐怕……”

李然卻是擺了擺手:

“將軍可放寬心,所謂‘唇亡齒寒’,此事將軍只需要派一門客前往,與其陳述其中的利害,便可迎刃而解!”

“只不過,晉國尚有一族,或有左右其局勢的能力!”

趙鞅略做沉思,便立刻回道:

“先生所言,莫不是荀氏?”

“只是……荀氏和中行氏乃是同宗同源,又如何會來幫我趙氏?”

李然卻又是微微一笑,並是搖頭道:

“呵呵,將軍雖是久居絳城,卻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荀氏和中行氏,兩家雖為同宗,但其實相互之間,卻是有著極深的矛盾!”

“他們荀氏,自智悼子始,中行穆子便是代攝起了荀氏的內政,彼時,他便一直是想要將其荀氏給取而代之,就如同當年的程氏一般!直至現如今中行穆子已故,荀躒如今又是與將軍共同操持晉國中軍,也算是坐穩了晉國六卿的位置。然而,荀氏與中行氏之間的宿怨,卻也並未因此而消弭!”

趙鞅無奈道:

“此事……鞅其實也略有耳聞,可是……正所謂‘兄弟鬩於墻,不辱於外’,荀氏卻也未必就會因此來幫我趙氏吧?!畢竟,荀氏跟我們趙氏本就素無瓜葛!想要讓他們在此情形下站隊於我們趙氏,只怕也是有點異想天開了!”

李然卻是又樂呵呵的言道:

“並非是異想天開……但是,也確是需要將軍再做一些事情!”

趙鞅躬身道:

“還請先生明示。”

李然言道:

“荀躒此人,然曾經也是見過的,當時此人在表面上,還是對範氏還是死心塌地的。”

“只不過……然亦是曾與他有過一番長談。當時言辭間,然已得知此人其實並不為範氏和中行氏所容!是以,他對於中行氏和範氏的壯大,也多少是感到有些擔憂的!”

“所以,將軍如今可以做兩件事?一個,便是將中行氏的野心,徹底暴露在荀躒的面前!這第二件事嘛,如果將軍能夠謙而求下,是讓荀躒能夠暫攝朝政!荀躒自當對此是心存感激!”

趙鞅說道:

“中行氏的野心昭然若揭,想要讓荀氏有所警覺,倒也不難,可是讓荀躒僭越秉政,這恐怕……”

李然微微一笑。

“莫不是……將軍還在擔心荀躒執政,會對趙氏不利?”

趙鞅卻是毫不猶豫的點頭道:

“是啊!這又如何不讓本卿是有所擔憂呢?”

李然聞言,卻又是娓娓言道:

“呵呵,將軍實在是多慮了。對於昔日晉國程氏之覆轍,荀氏又豈能是對此無動於衷?!”

“昔日程氏乃同為荀氏小宗,中行氏卻最終因其資歷淺薄,最終而不得不退出六卿的班子。”

“而如今,荀氏與昔日程氏的狀態,可謂是如出一轍!所以他們也勢必會對中行氏有所防範。而荀躒其人,為人雖不夠機敏,卻是也同樣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所以,他一旦秉政之後,便一定會想方設法的去制衡中行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