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中行氏的覆滅

葉戌(沈尹戌)見晉東的亂局已經平息,也沒有耽擱,先行是回了楚國復命。

畢竟,楚國如今也是復國不久,百廢待興,內憂外患也是極為嚴重。

就比如如今楚平王的嫡孫,也就是昔日的太子建之子,如今卻還在吳楚邊境白地,是背靠著吳國在那尋性滋事。

而葉戌之所以此番前來襄助晉國,除了是還李然一個人情外,其實也是為了達到亂鄭,友晉,懾齊的動機。

也唯有這樣,楚國才能有一個相對安定的條件去彌補之前的各種各樣的大窟窿。

待一切平息之後,趙鞅也終於是回了絳城,見到了李然。

“接下來該如何做?還請先生明示。”

李然則是笑道:

“呵呵,依將軍之意,該當如何?”

趙鞅說道:

“自是要全力拿下邯鄲,平息晉國內亂,然後就是肅清朝野。範氏余孽,梁嬰父等人著實可恨,都要將其一並處理了才好!”

李然聞言,卻是微微一笑,並搖頭淡然道:

“將軍想法固然是對的,但是眼下邯鄲卻也已經不是重點,將軍只需命一上將,將其圍住即可。邯鄲不能力敵,內部必然生亂!到時候將軍可坐收漁翁之利,屆時再予民休養,則邯鄲既可安定!”

“至於肅清朝野,將軍所言雖也不無道理,但眼下晉國朝野上下亦是人心思定,將軍又是趁著大勝之余,倒不如是借此機會抓大放小,匡正朝綱為要!”

“天下卿臣,不尊天子已久矣!將軍何不以此為契機,奉晉侯以朝天子?若能如此,則晉國大定,天下也將得以大定了!”

趙鞅恍然大悟。

“先生所言甚是,先生想得確是比鞅更為周全!”

李然又道:

“待到將軍掌控住了全局之後,尊王攘夷,由此晉國便可復霸天下!而將軍,則亦可追平先祖之盛德!實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啊!”

趙鞅一聽得自己如今的功績,竟有可能與自己的祖父,也就是趙文子相提評論,他也是不禁欣喜異常,但轉念卻又有些忐忑:

“先生所言甚是……只是……周室的單旗與劉氏,本就是範氏一黨,如今又與我趙氏交惡。若是我如今去得成周……不受天子召見,奈何?”

這時,只見李然是一個作揖,並是言道:

“將軍勿憂,然現在便可先行回一趟成周,替將軍辦妥此事!”

趙鞅眉毛一挑:

“哦?先生當如何周全此事?”

李然則是笑道:

“呵呵,這又有何難?晉國如今擊潰齊國,既為天下伯主!只要讓天子知曉將軍的禮敬周室之意,天子自是不會拒絕的!而單旗之流,只怕為明哲保身,也不敢再無事生非!此事將軍乃是秉持大義,又有何懼?!”

趙鞅聞言,不由是恍然大悟道:

“原來如此!既如此,那一切便都仰仗先生了……”

李然則是一個擺手言道:

“區區小事,不足掛齒。只是,待在下走了之後,還望將軍切記今日李然之言,但懲其惡首,切不可再清算旁人呐!另外,將軍亦可多聽聽尹鐸、陽虎等人的意見。遇事亦可多與眾人商議!”

趙鞅聽得李然所言,也是不由哈哈大笑道:

“先生放心,先生之言,鞅是定無不允的!更何況,在下本就知識淺薄,若無旁人佐助,在下如何能夠有如此的功績?”

“既如此,那還請先生先行回到成周替鞅周全此事!”

於是,李然躬身拜辭而去。

不久,李然便和褚蕩還有範蠡一起,先行回到了成周。

……

而晉東這邊,邯鄲在被圍一段時間之後,果然正如李然所言。

城中的國人都知道如今他們已經是孤立無援。而且邯鄲本就是趙氏的封邑,其內部也數番嘩變。

雖然都被鎮壓了下去,但是中行寅卻也是漸漸明白他們已經大勢已去。在這裏硬扛著,遲早是要死無葬身之地的。

於是,一天夜裏,他便和範吉射商量,既然邯鄲已經不適合他們容身,而且邯鄲軍民也已有了投降之意,那麽發生變故就是遲早的了。

範吉射不由惋惜道:

“若棄邯鄲,那麽就只能前往他國了。日後想要再重回晉國,只怕也是癡心妄想了!而且,只憑叔父與在下的能耐,恐怕也很難再受別國的重用!”

中行寅亦是無奈道:

“自古以來,出奔在外能夠再為本國見用,實是九牛一毛,更何況你我二人並無德行於晉國,只怕確是難如登天。”

“但是,若要在別國受重用,倒也並不罕見。昔日似陽虎這般的三姓家奴,尚且都能夠為趙氏所用,你我二人又如何不能?”

“眼下情勢危急,不如先去往齊國。近聞齊侯將薨,田乞欲代攝國事久矣。其勢必要網羅天下同志之人!我們前去相投,他定無不允!再說了,總好過在這裏擔驚受怕,最後白白丟了性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