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 吳王夫差

孔丘在魯國,也是遇到了一樁煩心事。

那便是魯侯宋對自己態度的轉變,孔丘在李然的幫助下,替魯國是解決了內憂外患,是讓魯侯宋坐穩了國君之位。

但也正因為如此,在一切安穩了之後,卻反而是讓魯侯宋愈發的驕奢淫逸起來。

孔丘眼看著國君的一步步墮落,他也是痛心疾首。他對國君亦是多次諫言,卻最終反而引得魯侯宋的猜忌。

當然,因為孔丘在魯國乃至於整個天下都是名聲顯赫,魯侯宋表面上也依舊是對孔丘言聽計從的,只不過在其背後卻是埋下了怨恨的種子……

……

再說孫武這邊,在他回到吳國之後,他面見了吳王夫差。

吳王夫差乃是吳王闔閭的兒子,吳王闔閭在和越國的戰爭中,意外受傷而薨逝,所以吳王夫差一直在尋機會滅越報仇。

此番孫武也是以奉命歷練新兵為由,才有了機會去晉國襄助趙氏。

吳王夫差見到孫武歸來,不由贊道:

“孫將軍辛苦!來人,賜座!”

隨即從旁是有兩名容貌嬌美的侍女,是替孫武奉上了一副坐具。孫武卻也不敢入座,只將坐具是攬於膝下。

吳王夫差見狀,也是頗為滿意的微微點頭,並隨即又與孫武問道:

“昔日,聽聞先王在將軍剛到之時,就曾問過將軍對於晉國局勢的見解。你當時就分析說中行氏和範氏一定會率先覆滅。不過,據孤所知,將軍當時說得此言,乃是中行氏和範氏正當如日中天之日之時!將軍的這一番眼光,可謂犀利啊!”

原來,當時孫武在伍員的介紹下來到吳國。當時吳王闔閭便問起過他對於天下大勢的見解。

待提及到晉國,孫武也是將當時在李然面前說的那些話,基本又轉述了一遍。

其大意便是因為中行氏和範氏因為畝地小,而稅收高,所以一定會率先覆滅。而荀氏次之,並且斷言趙氏能夠取得晉國,原因就是趙氏懂得韜光養晦,施以仁政,畝制大而稅收還很低,懂得予民休養生息。

而眼下所發生一切,也正如孫武當年所說的那樣,吳王夫差從其父王口中得知了此事,那自是對孫武極為推崇的。

孫武則是謙遜道:

“大王過譽了,末將當時,亦不過是按照當時的民意而做出的判斷。趙氏雖為卿臣,卻頗有王者之風。且其善待百姓,自是會有所收獲!”

吳王夫差聽聞孫武誇贊別人有“王者之風”,不由是臉色一沉,嗤笑一聲道:

“將軍過謙了!此戰我吳國士卒也皆得了一番歷練,想來日後滅越當可大用!今日長卿立此大功,孤日後定不會虧待了長卿。好了,長卿今日便且先退下吧!孤今日還有要事要辦。”

孫武聞言,低著頭起身,並是直接退了下去。但沒出得幾步,隨即,卻聽到身後竟頓是響起了笙簫樂聲來。

孫武不由是愣了一下,隨後又長嘆一氣。緊接著,但見伍員是怒氣沖沖的闖了進去,並是高聲喊道:

“夫差!難道你忘記了勾踐的殺父之仇了嗎?”

伍員直呼其名,毫不忌諱,這卻是讓吳王夫差顏面頓失。但見吳王夫差從幕後探出,並是佇立著回答道:

“不敢!”

伍員說道:

“既是不敢,何故在此安逸享樂?”

吳王夫差心中自是極為不快,卻只得是命人撤去了舞姬。

此時,孫武其實距離大殿不遠,見得此狀,也不由得是一陣搖頭。然後又猶豫片刻,還是徑直先行離開了。

……

李然回到成周,先是回府邸,見到宮兒月和麗光。轉眼一年未見,麗光已然是出落的更加水靈漂亮。

而宮兒月,竟然是跟祭樂愈發的相似,李然恍惚間,似乎是看到了兩個祭樂一般。

麗光如今已是及笄之年,宮兒月也是每天專門替她綰起來,插上發簪,如同一個母親一樣照顧她,兩人的感情,也是愈發的深厚。

李然看到這一幕,也是十分欣慰,宮兒月看到李然回來,面上先是露有喜色,接著卻臉色稍沉。

麗光已經是習慣了父親的離開,倒是沒有怪他,相當歡喜,宮兒月說道:

“你……終於回來了?”

李然咧嘴笑道:

“回來了!”

麗光問道:

“那父親還離開嗎?”

李然說道:

“不離開了,從今以後,我們一家,再也不分離了!”

麗光一陣歡喜,卻也不似小時候那般跳江將起來。如今她年紀已經不小了,再也沒有小時候的那種天真爛漫,有的更多的是沉穩和端莊。

“太好了,父親再也不離開了!”

李然看到這一幕,也是頓感心酸。畢竟,他自己陪伴女兒的時光實在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