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柏林電影節

《迷宮的空房間》導演:喬治·庫柏,他哥哥是馬丁·庫柏(劍士系列導演),相比於哥哥在商業片的成功,喬治在藝術片領域極其牛,雖說很多時候電影都是虧本……

庫柏家是哥哥掙錢,弟弟虧欠,循環往復。

《波斯語》導演:彼得·伊斯特伍德,某個被稱作“灰色女士”的報紙,評價彼得,[伊斯特伍德可以代表二十一世紀存在主義]。

《監獄的蛋糕》導演:奧克斯·埃盧獲得了兩座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導演,最具影響力的德裔導演。

《安娜》導演:所羅門·羅森索被媒體稱作“改編家”,他極為擅長改編名著。

特別是伊斯特伍德,這家夥的新片《波斯語》——講述一個集中營的故事,在柏林電影節裏面,這題材屬於王炸。

君不見,菠菜公司的預測,《小醜》獲得金熊獎的概率只有6.7%,相反獲得銀熊獎最佳男主角的概率是79.9%,屬實誇張!

“波斯語有可能成為金熊之夜最大的贏家。”

“我猜測斯坦丁成為大滿貫的可能性不大,前面有黑暗騎士在前,如果斯坦丁因為小醜再封影帝,柏林電影節档次就低了。”

“只要再來一次程蝶衣式發揮,影帝不是很穩妥嗎?”

“真以為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三輪投票全票的演技,還能那麽容易就再來一次?哪怕是斯坦丁本人也不行!”

“都說了,斯坦丁這次只是想吃老本,不會真有人不知道吧?”

等等。

一個華夏演員,會不會得獎,以及新電影上映的情況,全球都在討論,從側面反映出黃白遊的影響力。

要知道擱以前,也只有好萊塢巨星能有這影響力。

《新封神:楊戩》的酬勤任務,黃白遊完成了,不知道為什麽,這個版本的楊戩,總是讓他想起在地球看的一本書《多情劍客無情劍》,楊戩有股子小李的感覺,自甘墮落的破碎。

黃白遊不喜歡是不喜歡,但職業素養讓他可以輕松達到配音的標準。

[十三哥新年愉快。]

[祝賀新的一年事事如意,十三哥最棒。]

[心想事成,大吉大利,萬事如意。]

新年到,黃白遊每年都會收到很多新年祝福,在節假日他也會發給原身母親。

關於原身母親和原身的故事,也沒什麽好說,原身之所以那麽痛苦是——心裏還想要母愛。

而除了黃白遊按時給贍養費外不做任何交流,哪怕去美利堅拍戲,也沒說”見一面”什麽的。

結果母子關系反而好了。至於原不原諒,那不是黃白遊應該考慮的事。

武笑笑在除夕夜十一點五十打來電話,因為她知道今晚肯定有很多人給黃白遊發微信,所以祝福就直接打電話。

“黃哥在做什麽,有沒有看春晚?”武笑笑開口說。

“看了,雖然也不知道看了啥。”黃白遊說,“我更期待每年春晚結束,微博上面的吐槽。笑笑你呢?”

“守歲呢,每年我們家族的年輕人都要聚一起熬年,累的嘞。”武笑笑嘟囔。

不過稍微泄氣一小下,武笑笑又提起精神,“今年柏林的4S大戰,贏家一定是黃哥。”

“4S大戰是什麽?”黃白遊聽到個陌生的詞語

“《波斯語》的男主角西蒙和斯圖亞特,以及《迷宮的空房間》山姆,這三人也是本屆影帝爭鋒的有力演員,又恰好名字都是S開頭,加上黃哥的英文名叫斯坦丁,就是4S了。”武笑笑解釋。

以上幾部電影是在柏林電影節首映,所以這個“有力演員”的頭銜,並非根據影片質量,單純只是根據演員之前的表現給予的。

兩人聊著天,直到一點半才掛斷電話,武笑笑那邊守歲結束。

“《波斯語》這麽厲害嗎?本身是奪得金熊獎的熱門,還聚集了兩位影帝?”

黃白遊掛斷電話之後,好奇地在互聯網搜索了電影的預告片。

“難怪……”

波斯語是一個什麽故事呢?一個比利時猶太人在集中營為了活命,假冒波斯人,教授呐粹軍官波斯語。

事實上這門語言只有呐粹軍官和比利時人知曉,是後者胡編亂造出來交差的。這才真的是“不胡編就死”的典範。

“西蒙和斯圖亞特就應該是分別飾演軍官和比利時猶太人……西蒙·瓦特米也獲得過戛納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影帝。”

“這是我和他掙多誰是大滿貫啊。”黃白遊喃喃自語。

實際每年歐洲三大的陣容都不可能低,今年連他在內還只有四個“國際影帝級”演員,算少的。

往年真是紮堆。

本屆柏林電影節的爭奪局除開黃白遊和西蒙,還有喬治和所羅門,這兩人誰獲得金熊獎,都能成為“歷史上第七位歐洲最高獎項大滿貫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