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小醜首映

“伊蘭和山姆沒在紅毯上互撕,將是今晚開幕式最大的意外。”

“今年是柏林電影節的小年,因為沒有華夏電影入選主競賽單元。”

“什麽規矩,沒有華夏電影入圍就是小年?你怎麽不說遇見單元有三部華夏電影入圍?”

“多拍點好照片,別說了。”

等等,紅毯兩岸的記者竊竊私語,媒體陣容不如戛納和威尼斯,但也遠超過其他A類電影節。

看著那烏泱烏泱的人群,有好多怕麻煩的男星,都三步並兩步,快速通過紅毯區域。

紅毯眾生相,有人超時被請走,有人不樂意多待,已經離開的黃白遊屬於第三種“木偶形”。

攝影師讓他擺個造型,他就擺,完事就離開。

多說一嘴,紅毯攝影師不是報社的記者,而是電影節組委會向全世界知名的攝影師。

“歐洲三大電影院給我的感受還真不同。”黃白遊說,“戛納是從業人士的電影節,威尼斯是精英人士,而柏林電影節是平民電影節。”

《小醜》劇組坐在第一排,熱門劇組,而黃白遊和讓娜坐劇組C位。

其余格蕾絲、莎姬陳、比爾、克洛斯等演員,也是正襟危坐。

正襟危坐的原因除了緊張,還有一個個名導和巨星主動走來打招呼。

電影產業從業人士很多,但頂尖的圈子很狹窄,任何行業亦如是,而黃白遊又像圈外人,平時在華夏,也接觸不到。

還有個原因是,對於巨星來說,斯坦丁黃這名字,也是附帶傳奇性的。

改編家所羅門·羅森索道:“上一次從斯坦丁先生的表演中見識到很多,我知道這次也不例外。”

上次沒機會聊,這個“上次”是威尼斯電影節結束,上次所羅門拍攝的影片是改編自曾被歐美封禁的書籍,藝術形象太過超前,所以……只入選了威尼斯地平線單元。

“所羅門先生應該還有一部其他影片吧?”黃白遊問。他沒記錯,就是這位導演邀請文芤兵拍攝《魂斷威尼斯》,怎麽那部電影未上映,又來一部《安娜》。

“兩部電影一起拍是我的習慣。”所羅門道,“開玩笑的,其實是《魂斷威尼斯》拍攝受阻,所以就先完成這一部。”

“那很強大,兩部電影交叉拍攝有情緒中斷吧。”黃白遊說。

“難也可以克服,就好像你克服了群眾對小醜的過高期望。”所羅門道。

兩人聊著天,算是和諧。

旁邊也有不和諧的聊天,《波斯語》劇組,導演彼得,與兩位主演西蒙和斯圖亞特似乎有點矛盾。

“彼得先生,我一點也沒有跟斯坦丁爭奪獎項的念頭,所以不用給我加油鼓勁。”斯圖亞特目光瞥向旁邊的西蒙,“倒是瓦特米先生,當下應該非常激動。”

“雖然我獲得柏林電影節就可以完成歐洲三大電影節的大滿貫,成為歷史第二人,但我還年輕,機會還多。”西蒙說,“小醜是斯坦丁的拿手好戲,我也沒有想爭奪的念頭。”

西蒙·瓦特米四十二,而黃白遊今年三十歲,所以這話說出口,有點——怪?

“先生們,你們應該和我一樣,對自己有信心。”導演彼得說,“我就十分有信心戰勝讓娜女士。”

果然,雖然合作了一部戲,但西蒙和斯圖亞特都和導演彼得合不來。

電影節的組委會主席科斯利克出來進行致辭,相比其他電影節主席的低調,他的存在感十分強烈。

就比如科斯利克曾邀請古巴首腦來出席電影節,後來被德國外交一把手擔心造成嚴重後果,及時叫停。

再比如某部電影(不說具體的,給導演留面子),本來都通過評委會的篩選入圍主競賽單元了,但科斯利克給打回去了,理由是“太過暴力,且無用的暴力居多”。

有那麽多“趣聞”,讓科斯利克身為電影節組委會主席毀譽參半,但無法否認的是,在他執掌的二十五年間,是柏林電影節影響力擴大的時間。

“本屆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影片反映了世界的真實面貌,紛繁復雜,就好像世界上是每個人都不同,多元的審美令人動容,下面我宣布第七十九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拉開帷幕!”科斯利克最後宣布。

下一個環節是播放開幕式電影《小醜》。

開幕式電影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電影節受邀嘉賓幾乎全都在。

全場所有人目光聚集在銀幕上,不消數秒電影開始放映,議論聲也由小逐漸轉為沒有。

沒有演員表,一開始就是正片內容,黃白遊飾演的亞瑟對著鏡子,用顏料給自己臉上塗抹小醜妝。

相比黑暗騎士的小醜的“猩紅笑臉”,這個小醜嘴角向下耷拉,並快樂。

從黃白遊的手勢明顯能看出,他在對著鏡子練習逗笑觀眾的笑容,但練習的笑容並不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