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無君之輩

六月後,東神州依舊是保持著樂觀的心態。

離州現在和南洋方面已經達成了新的和平協議,袋鼠肉之類的土特產已經通過海運傳到了神州(這個時空,萬藥經記載,袋鼠肉有保胎的效應)。

世界的其他大洲戰火也已經逐漸開始消退。

這次寰宇大戰至今,全世界的經濟、糧食危機已經解除。

在秦統歷85年之前,諸如:“亞馬孫連續六個月沒有降水,森林大火無法撲滅”“哥倫比亞的藥販攻入總統府槍殺數十人”的大新聞,現如今都不在任何報紙標題上出現了。

不是這些問題解決了,而是這些不適應現代工業時代,仍處於部落殘留的地區都淪為了隨意擺布的棋子。

戰爭就是考驗動員力的。哪怕是再爛的近代治理者,在抓壯丁方面也比封建勞役要有效率。

後工業時代,大量治理能力不足卻偽裝成國的地區,在強權熱戰的時代,已經連族群和國度一起,全部被抹平了。

而,原本在這些非工業化地區咋咋呼呼的公共學者們,也隨著寰宇大戰格局的穩定,和他們以往鄙夷的普通人一起,失去了可以效忠的母土,最終變成了,連三等公民都不如的存在。

在這個時代,二等公民是戰敗國中,那些掌握地區商賈勢力的當地家族。三等公民則是賣身與征服者,被徹底機械改造的協治軍。

西神州是這次寰宇大戰中最大的異數,將原本屬於全球壟斷商私集團控制的資源和人民,帶離了舊的體系。

這樣的變化,使得這次寰宇大戰中,東西方商私集團能夠爭奪的資源和人口變少了。

被商私控制那些強權在自身都饑餓到極點的情形,也就容不得如同寵物一樣的附庸,來占據自己需要的資源。

拉丁美洲、非洲,這些欠發達地區,現在變成了戰後商私能購買一切,包括弱者生命和尊嚴的“自由之地”。

至於西神州,它的戰略太穩了,根基也太深厚了,在戰後競爭中,無論是軍事還是經濟都會占據主導。如果當下全球東西方商私不能吃飽續命,極有可能在幾十年後先崩掉一個。

就這樣,資本主義回到了大航海時代的開拓精神,要用現代科技,重新定義“沒有開發”的新地區。

當然,同樣撿起的,還有大航海時代的殘忍!

三百年前的大航海的道德中,那是能將船員當成消耗品,病了就踢下海喂鯊魚。

而在這個新科技時代,賽博機械封印活人為傀儡的模式,已經悄無聲息地在所有非神州的區域盛行起來。歐聯、昇陽、伊甸亞就不說了,包括大食內也在暗中打造“阿薩辛”機械融合部隊。

東神州當下在和西神州競爭,在道統和德行上進行激烈的較勁。學不來蠻夷那種喪心病狂,卻也無法接受西神州現在的棄繁就簡。期待於當下自己這一套仍然能夠有用,頗有些宋襄公仁義失國的情況。

北極圈戰役,就是目前神州東濱證明“克己復禮”的唯一途徑。

相對於民間的樂觀,朝堂上下則是全神貫注地盯著北冰洋的戰場。

建鄴,付由紀正在標準的東方園林中挑逗錦鯉,將淡粉色的罌花瓣一片一片扯碎送入池子中。

【注:鶯粟神州本土自古以來就有,但是那種成癮性藥株是古天竺地區的選育路線。神州本土從唐朝開始培植路線是作為觀賞花朵,幾千年毒性越來越少。】

本土的觀賞種,在主世界隨著百年屈辱時被毒株們惡名連累,隨著世人撥亂反正被一並掃除了。

但是在這個時空中,這些花種名媛們和那些毒親戚們完全分開了。故當代神州的植物學家,也有了一個典故:麗姝在華,蠱草在蠻。相當於“生淮南為橘,生淮北為枳”晉級版。

當代東神州的道學家們,對西神州現在的“華夷之辯”,處於招架中。不少理學家提出了神州特殊論:西神州提出的那些商私踐法無道之舉,是危言聳聽的。

這些理學家們認為:神州文明與蠻夷們是不同的,蠻夷資略的邪惡在於從未有過聖人教化,神州的商賈與儒學文化融合在一起,會走上神州特色的模式,追求是匯通天下。

付由紀作為七八十歲的老人,對這種“麗姝在華,蠱草在蠻”辯解,在情感上是完全贊同的。

只是他知道:在無法否定對方強盛時,就得為自己代表的傳統找到一些亮點。

這就是中庸之道能頑強地防守外來沖擊的原因,當然也是“不到山窮水盡,就無法根除弊端”的原因。

當然衛鏗作為本土文明的求革者,對於這種狡辯心態,那可謂是太熟了。

錯誤不試完,直接選出正確答案是沒用的。神州的文明太長了,這是優點也是缺點。優點是無論低谷到什麽時候,都能從歷史尋找經驗。而缺點就是,在需要改變時,那些知識多的文人總能找到各種經書典籍來,來假設問題求問,拖延變革時間。(類似於伊甸亞的議會中為了拖延法案推進,開始不斷地在台上演講數十個小時,增加難度,這天下的知識分子都是一樣的。)